• 注册
  • 中医艾灸 中医艾灸 关注:0 内容:212

    痹证的艾灸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技术一

    艾灸穴位:膈俞(双)、风门(双)、血海(双)。

    操作规程:①温和灸或雀啄灸:每次选穴4~6个,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②艾炷隔姜灸:每次每穴灸5~10壮,艾柱如枣核大,每日1次。③化脓灸:每次选1~2穴灸起疱,刺破,待其化脓后外科上药使其结痂,5~6周待灸疮自行愈合。④温针灸: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1次。

    主治: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恶风寒,发热,舌苔黄腻,脉浮滑。

    技术二

    艾灸穴位:肾俞(双)、关元。

    操作规程:①温和灸或雀啄灸:每次选穴4~6个.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②艾炷隔姜灸:每次每穴灸5~10壮,艾炷如枣核大,每日1次。③化脓灸:每次选1~2穴灸起疱,刺破,待其化脓后外科上药使其结痂,约5~6周,待灸疮自行愈合。④温针灸: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1次。

    主治:全身或局部关节疼痛,疼痛剧烈,痛点固定,得热痛减,遇冷加剧,舌苔白,脉紧。

    技术三

    艾灸穴位:足三屯(双)、阴陵泉(双)、商丘(双)。

    操作规程:①温和灸或雀啄灸:每次选穴4~6个,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②艾炷隔姜灸:每次每穴灸5~10壮,艾炷如枣核大,每日1次。③化脓灸:每次选1~2穴灸起泡,刺破,待其化脓后外科上药使其结痂,5~6周待灸疮自行愈合。④温针灸: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1次。

    主治:肌肤麻木,肢体关节酸楚,重着而痛,足笨重,活动不灵,阴雨天加剧,苔白腻,脉濡数。

    技术四

    艾灸穴位:大椎、曲池(双)。

    操作规程:①温和灸或雀啄灸:每次选穴4~6个,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②艾炷隔姜灸:每次每穴灸5~10壮,艾炷如枣核大,每日1次。③化胺灸:每次选1~2穴灸起泡,刺破,待其化脓后外科上药使其结痂,5~6周待灸疮自行愈合。④温针灸:每穴炎5~15分钟,每日灸1次。

    主治:肢体关灼痛,或痛处红肿,肿胀削烈,筋脉拘急,兼有发热,口渴,苔黄脉数。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