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药基础 中药基础 关注:0 内容:9786

    补益药之白芍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白芍味酸苦,性微寒,属补益药。有养血荣筋,缓急止痛、柔肝安脾等作用。白芍常用为补血养阴药。配当归,熟地、川芎,白木,阿胶等,能补血虚,配麦冬、五味子,浮小麦等,可用于阴虚盗汗,配生地,石斛,女贞子、生牡蛎、珍珠母等,能养阴潜阳。

    肝血不足,筋肉失荣,而出现肢体拘挛,关节强硬、屈伸不利等症,可以白芍与伸筋草、苡米、鸡血藤、木瓜、甘草节、当归尾等配合应用。配甘草、牛膝,木瓜等,可用于因阴液受伤而引致的腓肠肌痉挛(腿肚子抽筋)以及腿足挛缩难伸等。病重可加虎骨等。

    白芍配当归、甘草,桂枝,饴糖等,可用于血虚肝旺或脾虚寒所致的腹中疼痛。配木香、黄连、黄芩、葛根、槟榔,白头翁等,可用于痢疾腹痛。白芍有缓急止痛的作用,对腹中疼痛效果最好。

    白芍能补血养阴丽柔旰,因而又能安脾。脾虚旰旺而致的慢性腹泄(生气则加重,泄前腹痛一阵,泄完后略舒适些),常用白芍与炒防风,白术、陈皮(痛泻要方)等配合应用。白芍还常用于调理月经。配当归,生地,黄芩,艾炭,阿胶{胶艾四物汤)等,用于月经赶前或月经过多。配当归、川芎,熟地,红花、桃仁(桃红四物汤)、香附等,用于月经错后、量少等。对行经腹痛,常重用白芍。配桑寄生、白术,炒黄芩等,有清热安胎的作用。

    养阴,补血,柔旰,用生白芍,和中缓急用酒炒自芍,安脾止泻用土炒白芍。

    赤芍偏于行血散瘀,白芍偏于养血益阴,赤芍泻肝火,白芍养肝阴,赤芍散而不补,白芍补而不散。

    当归入肝,能动肝阳,白芍入肝,能敛肝阳,当归性动,白芍性静,二药合用,可互纠其偏,互助其用。

    熟地、白芍皆能补血,但热地补血以入肾生精为主,自芍补血以入肝养阴为主,熟地甘温,白芍酸寒。

    白芍有制菌作用(如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能缓解由于胃肠蠕动亢进而引起的腹部疝痛。刚量一般为一钱半至四钱。重症有时可用到五钱至一两。

    产后血瘀,恶露不下者忌用。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中药基础 中药基础 关注:0 内容:9786

    补益药之白术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白术味甘苦,性微温,属补益药。功能健牌燥湿,益气生血,和中安胎。是常用的补气药,但与补血药同用,也可以补血(中焦运化旺盛,则气血自生)。

    1、健脾燥湿:脾胃虚弱,中焦运化不健,消化不良,水湿不化,食欲不振,则易生胃脘闷,腹胀,大便溏软,呕恶,泛水,四肢倦怠等脾虚湿浊不化的症状。这时可用白术健脾燥湿以助中焦运化。常配合党参、茯苓、陈皮、半夏、木香,草蔻等同用。如脾虚运化失职,中焦湿盛,也可产生脾虚泄泻。这时可用白术配合党参,茯苓,猪苓、车前子、炒山药,炒芡实,炒扁豆等同用,以健睥止泄。白术

    2、益气生血: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白术健脾益气,培补中焦,故能益气生血。常配合党参、茯苓,甘草、当归、自芍,熟地、川芎等同用,例如八珍汤,人参养荣汤等。近些年来,根据这些经验和理论,常用它治疗各种贫血。

    3、和中安胎:妊娠以后,需要更多的血液养胎,血液来源于中焦,故增加了中焦脾胃的负担,有时可导致中焦运化失常,如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为呕逆、眩晕、胸闷、不食等,名为“恶阻”。可用白术健脾化湿,和中安胎。常配合陈皮、竹茹,苏梗,茯苓,藿香、生姜等同用;兼有胎热者(脉数,烦热、苔黄、思冷饮食等),可配合黄芩、栀子,白芍等同用,兼血虚者(面萎黄、白术色淡,心慌、气短、脉细等),可配合当归、白芍,生地等同用,肾虚胎元不固者(腰酸腹坠,腿软无力,容易滑胎,小产,尺脉弱等),可配合桑寄生、川断、山药、山萸、熟地、五味子、黄芪、党参等同用。中气健壮,肝肾气血充足,胎元自然安固。

    白术除用于上述诸病症外,还可配合猪苓,茯苓皮,冬瓜皮、车前子,桂枝等,用于治疗脾虚水肿;配合黄芪、防风、浮小麦等,用于气虚自汗,配合枳实,莪术、神曲,麦芽、山查核、生牡蛎、桃仁、丹参寺,用于腹中症结癖块等等。

    党参,人参补气,偏于补脾肺元气,适用于补虚救急。白术补气,偏于健脾,补中焦以生气,适用于生气血以治虚。苍术,白术均能健脾燥湿,但苍术芳香苦温,其性燥烈,兼能升阳散郁,燥湿、升散之力优于自木,而健牌,补气生血之力则不如白术。

    生白术适用于益气生血;炒白术适用于健牌燥湿,焦白术适用于助消化,开胃口,散症癖;土炒白术适用于补健脾胃而止泄泻。

    据近代实验研究,白术可使胃肠分泌旺盛,蠕动增速,入血可使血循环增快,还有降低血糖和利尿作用。

    用量一般为一钱半至三钱。重病或需要时,也可用到五钱至一两左右(例如抢救虚脱需用独参汤时,一时得不到人参,可急用生白术一两至一两半、党参—至二两,附片三至五钱,急煎服)。脾胃阴虚者慎用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基础 中药基础 关注:0 内容:9786

    补益药之白扁豆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属补益药。功能健脾养胃,消暑除湿。常用于调补脾胃的方剂中。白扁豆补脾不腻,化湿不燥,对脾胃虚弱或大病后,初用补剂时,先用扁豆,最为合适,能调养正气而无饱闷之弊。

    配炒山药、白术,党参,茯苓,炒芡实等可用于脾虚泄泻。

    白扁豆有解暑除湿的作用。夏季感受暑湿之邪而致呕吐,泻利、烦渴,头昏、胸闷者,可以白扁豆配合藿香、佩兰,荷叶、赤小豆、厚朴、白蔻仁等同用。

    白扁豆生用消暑祛湿,炒用健脾养胃。扁豆花解散暑邪之力大于扁豆,扁豆健脾祛湿之力大于扁豆花,扁豆衣清暑热,利暑湿之力优于扁豆,但健牌扶正之力则人不如扁豆。

    绿豆性凉,能消心胃之暑,兼能利湿,解毒。扁豆性微温,能消脾胃之暑,并能健脾扶正。

    荷叶升清气而消暑,扁豆降湿浊而消暑。用量一般为一饯半至三、四钱。扁豆花、扁豆衣质轻,可适当减少些。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基础 中药基础 关注:0 内容:9786

    补益药之百合药用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百合味甘性平,属补益药。常用为敛阴润肺和清心安神药。百合配生地、麦冬、沙参,贝母,梨皮等,可用于阴虚肺燥的咳嗽。配沙参,五味子,马兜铃,诃子,麦冬等,可用于久咳不愈、肺阴虚而肺气浮散之证(久咳不止,已无实邪、咽干少痰,气短微喘)。配麦冬,莲子,远志、黄连,阿胶,元参等,可用于热病后余热不清的神志恍惚和阴虚的心烦,失眠。

    五味子味酸而收,偏于治肺气之浮散。百合甘敛润肺,偏于治肺阴之虚燥。

    百部温肺化痰而治嗽,并可杀虫。百合甘敛润肺而治嗽,并可宁心。

    另外,百合还有益气调中的作用。用本品一两配乌药三钱名百合汤,可用于久久难愈的胃痛。

    用量:一般为三、四钱,须要时也可用到八钱至一两。外感咳嗽不宜使用。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基础 中药基础 关注:0 内容:9786

    补益药之巴戟天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温,属补益药。巴戟天补肾阳,偏入肾经血分,且无燥性。主要用为补肾阳药,兼有祛风寒、湿痹的作用。巴戟天兼有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因风寒湿痹引起的腰膝疼痛或腿部肌肉日渐软弱、消瘦等症,也可用本品配桑寄生、独活,肉桂,附子、牛膝、续断,木瓜、当归,党参等治疗。淫羊藿补肾阳,偏入肾经气分,并有燥性。

    肉苁蓉补肾阳兼能润燥通便。巴戟天补肾阳兼能祛风寒湿痹。

    用量一般一至三钱。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基础 中药基础 关注:0 内容:9786

    补益药之白果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白果又名银杏。味甘苦涩,性平,属补益药范畴。白果主要用为收肺益气,定喘治嗽药。并有缩小便,止白带的作用。对哮喘痪嗽,常配合麻黄、苏于,冬花,半夏,桑皮、杏仁、黄芩、甘草(白果定喘汤)等同用。对久嗽失音,可配桑皮、茯苓,麦冬、蝉衣等同用。因本品有收涩作用,故在治咳嗽时,用于久嗽(肺中巳无实邪者)较为合适,或配合开宣肺气药(如桔梗、麻黄、细辛等)同用。对小便频数、遗尿等症,可配合乌药,益智仁、复盆子,

    鸡内金、熟地,山药,山萸肉等同用。对白带症,可配白术、茯苓,炒苡米、白鸡冠花,椿根自皮等同用。

    五味子温收肺气、纳气归肾,偏用于咳嗽兼喘者。白果收肺益气,偏用于喘哮菲咳者。

    用量一般为五分至三钱。不可过用大量,以免产生胀闷或中毒。

    外感咳嗽初起时不宜用。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基础 中药基础 关注:0 内容:9786

    补益药之柏子仁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柏子仁味甘、性平,属补益药。主要用为养心安神、润燥通便药。柏子仁能补心气养心血而安神。虑过度、心脾受损而出现心慌不安、惊悸失眠、夜间盗汗等症。常以本品配地黄、枣仁、当归、党参、茯苓,麦冬、五味子、远志等同用。

    柏子仁还有养血润肠的作用,对年老、久病,体衰,津血枯耗而致的大便秘结,可以柏子仁配桃仁、杏仁、当归,麻仁、瓜蒌、松子仁等同用。

    合欢花治旰郁的失眠,夜交藤治阴阳不交的失眠,柏子仁治心虚的失眠。

    郁李仁偏治幽门气结而致的便秘。柏子仁偏治血虚肠燥的便秘。

    用量一般为一至三钱。膈间多痰及大便泄泻者,不用。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