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药方剂C 中药方剂C 关注:0 内容:1807

    茶调散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茶调散–《魏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川芎36克, 甘草(炙)、香白芷 、香附子 、防风(去芦)、细辛、 砂仁各30克、 薄荷叶(去毛)6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治头风、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3~6克,食后茶调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茶调散–《急救仙方》卷三

    【处方】川芎1两,防风1两,羌活1两,甘草半两,木贼1两,石膏(炒)1两,石决明(煅)1两,荆芥1两,薄荷叶1两,甘菊花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一切风肿痒痛,翳,烂弦,风气眼泪。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清茶调下。

    【摘录】《急救仙方》卷三

    茶调散–《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处方】石膏(碎,研)2两,羌活(去芦头,生用)1两,苍术(去皮)1两,甘草(半生半炙)1两,芎藭1两,茵陈蒿1两,荆芥穗1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用腊茶末1钱匕,同葱白煎汤,点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茶调散–《儒门事亲》卷十二

    【别名】二仙散

    【处方】瓜蒂不拘多少,好茶中停。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催吐,发汗。主治伏梁起于脐,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已,令人病烦心,先以本方吐之兼汗,以禹功导水等夺之;一切沉积水气,两胁刺痛,中满不能食,头目眩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齑汁调下,空腹用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茶调散–《魏氏家藏方》卷一

    【处方】川芎1两2钱,甘草(炙)1两,香白芷1两,香附子1两,防风(去芦)1两,细辛1两,砂仁1两,薄荷叶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神。主治头风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1-2钱,食后茶调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

    茶调散–《朱氏集验方》卷九

    【处方】藿香半两,香附子半两,甘草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男女头风攻注,头目昏暗,睛疼。

    【用法用量】食后葱茶调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茶调散–《圣济总录》卷十五

    【别名】茶酒调散

    【处方】菊花、细辛(去苗叶)、石膏(研)、莎草根(炒去毛)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定偏正头痛。清爽神志,通和关窍,消恶汗。主治首风。诸风,痰壅目涩,昏眩头疼,心愦烦热,皮肤痛痒,风毒壅滞。

    【用法用量】茶酒调散(《医统》卷五十三引《医林》)。《医统》本方用法:为细末,茶、酒任调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茶调散–《普济方》卷四十五引《余居士选奇方》

    【处方】香白芷2两半(炒),川芎1两(锉,炒),甘草1两(锉,炒),川乌头半两(炮,锉)。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偏正头风,诸药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好茶少许,薄荷3叶,沸汤调下。暴伤风头疼,加葱白2寸(细切),和茶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五引《余居士选奇方》

    茶调散–《活人方》卷三

    【处方】滑石2两,石膏2两,黄芩2两,桔梗2两,甘草2两,薄荷1两,荆芥1两,防风1两,川芎1两,当归1两,麻黄1两,连翘1两,白芍1两,大黄1两,朴消1两,白术5钱,黑山栀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消痰。主治冒风初起,鼻塞喷嚏,头痛声重,外寒内热,痰嗽咽干,二便结涩,内火有余。

    【用法用量】每服3钱,午后、临睡用浓茶或白汤调下。

    【摘录】《活人方》卷三

    茶调散–《医学集成》卷三

    【处方】川芎、白芷、荆芥、黄芩、石膏、薄荷、茶叶、生姜。

    【功能主治】内热头痛。

    【用法用量】便闭,加大黄。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茶调散–《异授眼科》

    |


    1
    2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