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火针 火针 关注:0 内容:70

    常见火针形状及特点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根据火针的形状、刺法、用途等,临床常用火针可分为点刺火针、散刺火针、烙刺火针、火铍针、电火针及电热针等几种类型。(从1-6标号依次为三棱火针、三头火针、平头火针、粗火针、中粗火针、细火针)。

      常见火针形状及特点

      1、点刺火针

      点刺火针由钨锰合金冷拔而成,经烧灼后,仍能保持针体挺直、质地坚硬。由针尾、针柄、针体、针尖四部分组成,针尖锋利但稍圆钝,针体长l-1.5寸(此处的1寸约等于现代长度2.5cm),针体挺直坚硬,尤其是烧红后不变软;针柄有木柄与金属丝缠绕柄不同类型,隔热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以刺穴点为主,常用的点刺火针有粗火针、中粗火针、细火针三种。

      (1)细火针

      针体直径约0.5mm,使用此火针可免结痴,且疼痛较轻。主要适用于面部及肌肉较簿的部位,老人、儿童、体质虚弱的患者等。

      治疗范围:寒证、虚证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等脏腑慢性、虚寒性疾病;风寒湿痹如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等一切虚寒证;某些外科病证:如淋巴结核、脊椎结核、其他骨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脏鞘袋肿、外阴白斑、黑色悲、多发性疣赘等。

      (2)中粗火针

      针体直径0.8mm左右,临床适用范围最为广泛,除面部及肌肉菲薄的部位外,其他各部均可施用中粗火针,包括四肢、躯干的压痛点和病灶周围。

      治疗范围与细火针治疗范围相似,由于针形较粗,多治疗病邪在肉之

      疾患。

      (3)粗火针

      粗火针直径约1.1mm,特别适用于针刺皮肤丰厚、肌肉坚实之处,有激发经气、通经活络的功能,临床应用于寒证、痹证、襄性肿块、窦道、痈肿等病证的治疗。

      用于外科排脓如化脓性乳腺炎、瘰疬成脓、多种瘘管、久不愈合的溃疡面等;用于皮肤病如各种色素痣、疣赘、囊肿、面部雀斑等。

      2、散刺火针

      以散刺一个面为特点,刺得浅,但多头并进,常用为三头火针。

      常见火针形状及特点

      三头火针是师怀堂新九针之一,也采用钨锰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耐高温、不变形、硬度高等特点,是将三个普通火针缠绕在一起而成。每针针柄长8cm,针体直径为0.75mm,长度为9mm,针尖呈松针形。此种火针三头并进,不会刺深,刺激面较大,可代替点刺火针中的散刺法。

      治疗范围:临床常用于烙刺、祛除体表的赘生物等,如用于中等大小的痣,高出皮肤0.5mm以上的疣类、雀斑、老年斑、黏膜溃疡等,起到点烙和剥离切割作用;点刺头部百会、四神聪等穴,可治疗顽固性失眠、眩晕、头痛等。

      3、烙剌火针

      烙剌火针是一种平头或钝圆状火针,以灼烙浅表部位病变为特点,包括平头火针、火??针。

      (1)平头火针

      常见火针形状及特点

      采用钨锰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耐高温、不退火、不变形、硬度高等特点。主要用于治疗眼病或高起皮肤的较大面积的皮赘。例如,治疗肝虚目骰遮目,即所谓的翳子,即可采用平头火针熨烙法来治疗。

      (2)火??针

      常见火针形状及特点

      针柄长3寸,针体以铝为材料,长1寸,在针体末端延伸为黍粒状大小的针尖,主要用于浅表溃疡肛裂、浅表血管瘤、大面积浅表痣、老年斑、内痔、白癜风等的治疗。

      4、割烙火针

      割烙火针是以割、切、灼、烙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火针,其中常用的有火铍针。

      常见火针形状及特点

      火铍针由针柄和针体两部分组成,针体用铝制成,针柄长10cm,针体长4cm。针体的尖端呈宝剑头状,刃长2cm,宽0.5cm,顶端两边为锋利的刃,其刃可随时磨修。主要用于外痔、皮肤赘生物、高凸的疣瘤等。

      5、电火针

      电火针是用电源加热针体的—种火针,常用的有电火针和电热针。具有针温恒定,中穴准确,操作简单等优点。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隐藏
      变装
      中药基础 中药基础 关注:0 内容:9786

      常见活血化瘀药对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活血化瘀药用治血瘀,如疼痛、肿块、跌打损伤、痈疽初起、痛经闭经等,见于临床各科。近代之心、脑及周围血管疾病,亦多用之治疗。

        1.桃仁配红花

        桃仁破血行瘀,偏治下腹部有形之瘀,如膀胱蓄血之类;红花活血祛瘀,偏于散全身无定处之瘀。合用则有协同作用,能活血调经,主治瘀血阻滞引起的痛经、闭经、经行有血块,或经期后延、腹痛等各种瘀血停滞证,如桃红四物汤。

        2.丹皮配丹参

        丹皮活血凉血,善清血中伏热以除蒸;丹参祛瘀生新,且能安神,宜于治血虚而有热象者及肝脾肿大等有形之癥积。合用则既能活血祛瘀,又能凉血除蒸,兼治虚热及血瘀之证,以及风热入血的痒疹、紫斑、皮下出血。

        3.三棱配莪术

        三棱破血中之气,破血力大,消瘀止痛,长于软坚消积;莪术破气中之血,破气力大,长于散瘀消积。合用则祛瘀行气,消瘢止痛,主治各种瘀血疼痛,癥瘕积聚。

        4.水蛭配虻虫

        水蛭破血散结,长于逐瘀,偏人肝经、膀胱经,药力较缓而作用持久;虻血破血力猛,遍行经络,通利血脉,服后可致泻(药力过后即止)。合用则破血逐瘀,相得益彰,如抵当汤。

        5.赤芍配丹皮

        赤芍泻肝经之火,行血中瘀滞而活血散瘀;丹皮泻心经之火,除血中伏热而凉血和血。合用则并泻心经、肝经之火,散滞行瘀而不畏热。

        6.穿山甲配王不留行

        穿山甲咸寒,性喜走窜,直达病所,通经活瘀血,消痈肿,下乳汁,主治由血瘀气滞引起的胁肋疼痛,尤善治经络阻滞的乳汁不下;王不留行甘平,以性走而不停留故取名,能通血脉,祛风痹,偏于治血脉不通的乳汁不下。合用则既疏经络,又通血脉,故民间有“穿山甲、王不留,妇女服之乳长流”的谚语。

        7.泽兰配益母草

        泽兰苦温,行而不峻,补而不滞,行血通经,兼能消水;益母草行瘀血而新血不伤,养新血而瘀血不滞,兼能利水消肿。合用则行血利水,调经,无论胎前产后,均可选用。

        8.骨碎补配刘寄奴

        骨碎补破血尚能补肾,长于治痿痹骨折,刘寄奴通行走散,长于治金疮破伤。合用则补肾通血脉,主治跌打损伤之骨折及肾虚痿痹。

        9.蒲黄配五灵脂

        五灵脂通利血脉, 行气止痛;生蒲黄活血止痛, 加酒或醋冲服, 又能活血脉, 行药力。 共奏活血祛痪, 散结止痛之效。 主治淤血内停引起的月经不调, 痛经及产后恶露不行, 少腹疼痛, 产后血晕, 跌仆损伤所致的淤血肿痛。

        10.当归配川芎

        当归可补血,又可活血;川芎既活血,又能行气。两者均可调经、止痛,合用治血分疾病及调经最宜,古方芎归散即由之组成。

        11.乳香配没药

        乳香略偏于气分之滞,没药则略偏于血分之瘀,均具行气血之功,合用则功益宏。内服则心胃、胸腹、肢节诸肿痛皆宜,外敷则跌打损伤及肿疡溃疡皆效。

        12.大黄配廑虫

        两者均有破血行瘀之功,大黄兼可攻下破积,合用则主治癥瘕积聚,干血蓄血等,古方如大黄廑虫丸。

        13.麝香配肉桂

        麝香辛香走窜,催生下胎;肉桂辛甘大热,温通经脉。两者相须为用,有下胎之效。用治胎死腹中,胎衣不下及产后腹痛。

        14.延胡索配白芷

        两药均清热而性寒,合用则力强。功能清热解毒。用治热毒疮疡。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