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博济方 博济方 关注:0 内容:357

    沉香荜澄茄散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沉香荜澄茄散

    治一切冷气不和,及膀胱小肠气疾,常服即大妙,能补护,四十岁以上荜澄茄 沉香 胡芦巴(微炒) 舶上茴香(微炒) 破故纸(微炒) 官桂(去皮) 川苦楝子(炮,槌皮尖用,二两) 川乌头(半两,炮,去皮脐) 黑附子(炮制,去皮脐用,四两。)

    上一十二味,同杵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入盐同煎至八分,温服,又小肠一切气痛,服之有效,如空心,入盐点半钱,热服。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中药方剂C 中药方剂C 关注:0 内容:1807

    沉香荜澄茄散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沉香荜澄茄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四两,沉香、荜澄茄、葫芦巴(微炒)、肉桂(去粗皮)、茴香(舶上者.微炒)、补骨脂(微炒)、巴戟天(去心)、木香、川楝(炮.去核),各一两;川乌(炮.去皮.脐)半两,桃仁(去皮.尖.麸炒)二两。

    【炮制】上同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下经不足,内挟积冷,脐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萎黄,手足厥冷,胁肋虚满,精神困倦,脏腑自利,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入盐末少许,煎八分,去滓,稍热服之。如盲肠、小肠一切气痛,服之有效,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沉香荜澄茄散–《博济方》卷二

    【别名】荜澄茄散(《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三)。

    【处方】荜澄茄, 沉香, 胡芦巴(微炒),舶上茴香(微炒),破故纸(微炒),官桂(去皮),川苦楝子(炮,捶破,去核用肉),木香 ,紫巴戟(穿心者)各30克, 桃仁(面炒,去皮,尖)60克, 川乌头15克(炮,去皮、脐),黑附子(炮制,去皮、脐)120克。

    【制法】上十二味,同杵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治肾阳不足,内挟积冷,脐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萎黄,手足厥冷,胁肋虚满,精神困倦,大便泻利,小便滑数,并治膀胱、小肠一切气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盐少许,同煎至240毫升,温服。

    【摘录】《博济方》卷二

    沉香荜澄茄散–《博济》卷二

    【别名】荜澄茄散

    【处方】荜澄茄1两,沉香1两,葫芦巴(微炒)1两,破故纸(微炒)1两,官桂(去皮)1两,舶上茴香(微炒)1两,川苦楝子(炮,捶破,去核用肉)1两,木香1两,紫巴戟(穿心者)1两,黑附子(炮制,去皮脐)4两,桃仁(面炒,去皮尖)2两,川乌头半两(炮,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下经不足,内挟积冷,脐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萎黄,手足厥冷,胁肋虚满,精神困倦,脏腑自利,小便滑数及盲肠小肠一切气痛。

    【用法用量】荜澄茄散(《证治要决类方》卷三)。本方改为丸剂,名“沉香荜澄茄丸”,(见《御药院方》)。

    【摘录】《博济》卷二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中药方剂C 中药方剂C 关注:0 内容:1807

    沉香荜澄茄汤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沉香荜澄茄汤–《中医书籍:洪氏集验方》卷三

    【处方】沉香半两,南木香4钱,丁香4钱,檀香4钱,荜澄茄半两,片子白姜黄半两,陈橘红3钱,青皮(去白)3钱,粉大甘草7钱,藿香(去净土)4钱,白豆蔻仁半两,天台乌药半两,人参半两,缩砂仁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腰腿间寒湿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1-2钱,加盐点服。

    【摘录】《中医书籍:洪氏集验方》卷三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