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名家名著 名家名著 关注:0 内容:66

    陈延之与《小品方》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生平】

    陈延之,生卒年月不详。据《小品方》佚文记载:其常随师“诊之共察”,曾行医荆州、扬州,“治愈江夏太守痢”,能出入宫廷及士族豪门。由此推断陈延之是一位有师承、有成就、并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民间医生,其活动范围可能以今之长江、淮河流域为主。

    【佚事】

    历代史书对陈延之的生平事迹记载的很少,只能从其他相关文献找到一些零星的叙述。相传有一则十分有趣的故事,是讲述陈延之在中医急救以及破除迷信上的出色表现。

    大约在公元483年,栖霞山的一所墓穴前,人头攒动,香烟缭绕,一位巫师对着一位“死人”正在装神弄鬼地施行法术。这时一匹快马奔驰而来,从马上跳下一人,拨开围观的人群,伏身对法师身旁的“死人”做起了人工急救,然后叫人将“还魂汤”灌入“死人”的口中,惹得法师大声咒骂恐吓,但是那人全然不管,只顾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约摸一刻钟以后,“死人”终于有了气息,睁开了无神的眼睛。这事轰动了周围村镇,围观的人愈来愈多。

    随后,那医生叫人照顾好刚刚苏醒的病人,然后从容地对大家说:我叫陈延之,是个医生,听到有人在古墓旁昏倒,前来抢救。此人是因为吸入一种“恶气”中了毒,决非鬼神作怪。不信,只要在古墓旁另掘一个洞,放出恶气,就不会有问题了。有些胆大的人,按照他所说的去做,果真如此。于是,陈延之的 “神医”之名就不胫而走了。这里所谓“恶气”,就是一氧化碳之类的毒气,古人对此类中毒称之为“中恶”。所谓“还魂汤”,则是一类能兴奋呼吸和加速血液循环的药物,能促使刚刚昏迷的患者苏醒。

    【著作与成就】

    据《隋书经籍志》卷三十四记载,陈延之著有《小品方》,大约成书于两晋、南北朝期间,是我国一部较为重要的医学著作。值得一提的是,秦汉以来的医籍存世者应该较多,但唐代政府只把《伤寒论》与《小品方》两书并列为医家必修之书,足以证明《小品方》的学术价值之高和在当时的影响之深。

    《小品方》博采各方书之精华,是一部实用性较强的小型方书。它卷帙虽短,却概括了各科治验。此书共十二卷,编次井然,可惜北宋末年就已经亡佚。1985年,在日本尊经阁文库发现《小品方》的残卷。现在国内只能见到近年刊行的复辑本,其内容主要辑自《医心方》、《外台秘要》、《备急千金要方》、《肘后备急方》等书,尚难完全恢复《小品方》之原貌。

    陈延之较重视灸法的运用,所以《小品方》虽以方药治疗为主,也有相当的内容是关于针灸方面的,尤其对灸疗的应用方面,有较详细的记载。归纳《小品方》在针灸学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如下:

    (1)倡导多样化的取穴、配穴法。《小品方》中针对不同的疾病,使用不同的取穴、配穴方法,主要有近取、远取、左右取穴等法,还详细阐述了俞募配穴法。

    (2)用穴精少,灸量随证而变。《小品方》中有三十多个针灸处方,但一般每方仅取一至三个穴位,除十四经穴外,尚有经外奇穴,其中还有两个新的奇穴。《小品方》在灸量上虽有大致规定,但其具体用量有每日一壮至百壮不等,甚至有一日三灸之举。并且阐述了根据地域、气温、体质之不同,在灸疗上则可适量增减艾炷大小。

    (3)补充和阐释了禁灸理论。《小品方》收录了黄帝《经禁》中的禁灸十八穴和曹氏认为不可灸的十八穴,但陈延之认为禁灸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无病不可灸,灸则为害”、“有病则灸”,以除疾患。并对当时盛行的瘢痕灸提出了具体的禁忌,明确指出头面、五官及四肢部显露处属于瘢痕灸的禁忌范围。

    可见,《小品方》是继《肘后备急方》之

    |


    1
    2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隐藏
    变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