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川芎优产栽培技术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1、选地整地

      四川产区选早稻田种植,收割早稻后,耕翻作畦,耙平。

      2、培育种材

      用川芎的地上茎节,俗称“苓子”,在海拔900~1500米的山区专门培育“苓子”,供平地或丘陵地区栽种。于立春前将川芎的茎节按20厘米×20厘米的行株距穴栽。3月上旬出苗,7月中旬当茎节盘膨大,茎秆呈花红色时采收。割下根茎,称“山川芎”,可作药用,然后将茎秆捆成小捆存放在阴凉的山洞作繁殖材料。

      3、栽种

      于立秋前后进行,不得迟于8月底。在整好的地上开沟,行距30厘米,深3厘米,株距20厘米,将苓子斜放入沟内,芽头向上,栽入不宜过深或浅,外露一半在土表即可。栽完后在畦面盖一层稻草,以免阳光直射,每亩用苓子40千克左右。

      4、田间管理

      到8月下旬,栽种的苔子全部出苗,此对应及时中耕除草l~3次,并结合追肥,可用人粪尿和化肥混合使用,保证川芎生长旺盛。在生长旺盛期,多发生根腐病,应及时排水,将病死株拔除,药物难以防治。茎叶上的病害有白粉病和枯叶病,白粉病可用粉锈宁叶面喷雾即可,枯叶病可用代森锌防治。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川芎用茎繁殖病虫防治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川芎又名香草。以根入药,人们用来泡茶饮,具有醇香可口,清凉止渴,祛风止痛、行气活血等功效。

    1、栽培方法。川芎用茎繁殖。栽种前应深翻土地,每667平方米用磷肥120千克,拌农家肥1500千克作底肥,耙细整平,作畦。种时要挑选大小一致,粗细相同,无病虫的健壮茎节作种秧,去掉上尖,剪成3厘米左右的小块,每块上带有一个节盘,节盘两端各长1.6厘米,剪好后放在向阳背风湿润处,用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也可用25%可湿性辛硫磷150倍药液喷洒,或用1:10的大蒜汁浸一下,以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然后堆起来盖上麻袋,3-5天后,当节盘上发出白芽时即可栽种。

    川芎在大暑至立秋(7月上旬至八月上旬)栽种为好。按行距33厘米,株距26厘米挖穴,穴深3-7厘米,每穴放1至2个种秧,栽时芽口向上,覆土3厘米左右,栽下后用清粪水浇灌栽种窝。

    2、田间管理。苗高7厘米时锄苗一次,同时要查苗补苗。待长到10厘米时,用清粪水浇灌一次。以后每间隔一月左右,除草松土一次,每30-40天施肥一次。第一次追施氮肥,其余追施复合肥或人粪尿,并喷施矮壮素和杀虫剂、杀菌剂,勤除草,细中耕。在第三次施肥时每667平方米用化肥(尿素)12.5千克对粪水浇施,同时掏开植株周围泥土,摘除下面的老黄脚叶,把多余分枝全部打去,每株留3-4根主茎,以利根块膨大和培育健壮的川芎苓子。施第四次肥时可用菜油饼、草木灰施在植株周围。雨后应及时排水,以防根部腐烂。开花时要及时摘除花蕾,促使根部生长。入秋后,在主苔待老叶面转灰时,距地基5厘米处割除使发新叶,追施重肥并喷施叶面宝。

    3、病虫防治。川芎的虫害主要是棉虫和茎节虫等,如发现有虫,可用敌敌畏和1605等农药喷雾进行防治,直到消灭虫害为止。病害主要有块根腐烂病。川芎在栽种时就要选择无病害的茎作种,并经常排水松土,保持田土不板结,即可预防此病。如发现有病,可用石硫合剂对水灌苗。

    4、收获加工。一般在夏至以后收获。挖时要去掉茎叶,全株挖起,抖去泥沙,晒成商品。如遇到阴雨天可用无烟柴火烘干即可出售。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川芎用茎养殖栽种前需多注意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川芎以根入药,人们用来泡茶饮,具有醇香可口,清凉止渴,祛风止痛、行气活血等功效。

    1、栽培方法。

    川芎用茎养殖。栽种前应深翻土地,每667平方米用磷肥120千克,拌农家肥1500千克作底肥,耙细整平,作畦。种时要挑选大小一致,粗细相同,无病虫的健壮茎节作种秧,去掉上尖,剪成3厘米左右的小块,每块上带有一个节盘,节盘两端各长1.6厘米,剪好后放在向阳背风湿润处,用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也可用25%可湿性辛硫磷150倍药液喷洒,或用1:10的大蒜汁浸一下,以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然后堆起来盖上麻袋,3-5天后,当节盘上发出白芽时即可栽种。

    川芎在大暑至立秋(7月上旬至八月上旬)栽种为好。按行距33厘米,株距26厘米挖穴,穴深3-7厘米,每穴放1至2个种秧,栽时芽口向上,覆土3厘米左右,栽下后用清粪水浇灌栽种窝。

    2、田间管理。

    苗高7厘米时锄苗一次,同时要查苗补苗。待长到10厘米时,用清粪水浇灌一次。以后每间隔一月左右,除草松土一次,每30-40天施肥一次。第一次追施氮肥,其余追施复合肥或人粪尿,并喷施矮壮素和杀虫剂、杀菌剂,勤除草,细中耕。在第三次施肥时每667平方米用化肥(尿素)12.5千克对粪水浇施,同时掏开植株周围泥土,摘除下面的老黄脚叶,把多余分枝全部打去,每株留3-4根主茎,以利根块膨大和培育健壮的川芎苓子。施第四次肥时可用菜油饼、草木灰施在植株周围。雨后应及时排水,以防根部腐烂。开花时要及时摘除花蕾,促使根部生长。入秋后,在主苔待老叶面转灰时,距地基5厘米处割除使发新叶,追施重肥并喷施叶面宝。

    3、病虫防治。

    川芎的虫害主要是棉虫和茎节虫等,如发现有虫,可用敌敌畏和1605等农药喷雾进行防治,直到消灭虫害为止。病害主要有块根腐烂病。川芎在栽种时就要选择无病害的茎作种,并经常排水松土,保持田土不板结,即可预防此病。如发现有病,可用石硫合剂对水灌苗。

    4、收获加工

    一般在夏至以后收获。挖时要去掉茎叶,全株挖起,抖去泥沙,晒成商品。如遇到阴雨天可用无烟柴火烘干即可出售。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川芎优产的栽培技术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1、选地整地

    四川产区选早稻田种植,收割早稻后,耕翻作畦,耙平。

    2、培育种材

    用川芎的地上茎节,俗称“苓子”,在海拔900~1500米的山区专门培育“苓子”,供平地或丘陵地区栽种。于立春前将川芎的茎节按20厘米×20厘米的行株距穴栽。3月上旬出苗,7月中旬当茎节盘膨大,茎秆呈花红色时采收。割下根茎,称“山川芎”,可作药用,然后将茎秆捆成小捆存放在阴凉的山洞作繁殖材料。

    3、栽种

    于立秋前后进行,不得迟于8月底。在整好的地上开沟,行距30厘米,深3厘米,株距20厘米,将苓子斜放入沟内,芽头向上,栽入不宜过深或浅,外露一半在土表即可。栽完后在畦面盖一层稻草,以免阳光直射,每亩用苓子40千克左右。

    4、田间管理

    到8月下旬,栽种的苔子全部出苗,此对应及时中耕除草l~3次,并结合追肥,可用人粪尿和化肥混合使用,保证川芎生长旺盛。在生长旺盛期,多发生根腐病,应及时排水,将病死株拔除,药物难以防治。茎叶上的病害有白粉病和枯叶病,白粉病可用粉锈宁叶面喷雾即可,枯叶病可用代森锌防治。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