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 关注:0 内容:1409

    穿山龙的炮制方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穿山龙又名地龙骨、穿地龙。载《东北药用植物志》。系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以秋季采挖较好。挖取根茎,除去地上部分、须根及外皮,晒干。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浸润至透,切薄片,干燥。

    【饮片性状】呈不规则薄片,表面淡黄色,粉性,可见多数带细管的维管束散在。周边土黄色,有须根残基。质坚硬,气微、味苦。

    【炮制作用】穿山龙性味苦,平。归肝、肺经。具有活血舒筋、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祛痰的功能。本品经净制切制后,使药物洁净,利于药效成分溶出,便于调剂与制剂。用于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闪腰岔气,咳嗽喘息等。如治腰腿疼痛、筋骨麻木,可配伍淫羊藿、土茯苓、骨碎补(《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大骨节病,腰腿疼痛,可用白酒浸泡后服;治疟疾,可配伍青蛙七、野棉花(《陕西中草药》);治疗过敏性紫癜,可配伍大枣、枸杞子(《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痈肿恶疮,可配等量萱麻根捣烂外敷(《陕西中草药》)。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隐藏
    变装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穿山龙野生变家种技术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穿山龙的无性繁殖

    选地整地:穿山龙在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中均为适宜栽培地区,选地以中等肥力的弱酸弱碱性沙壤土为宜,在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长好,一般深耕30cm左右,然后整平耙细。

    在比较贫瘠的地块栽培,应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如堆肥、厩肥、草灰等。但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以防病虫害发生。

    在整地前,还要施入杀虫、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常用的有50%可湿性多菌灵,15g/m2,拌合2~5倍细土,均匀撒于地面,浅耕10cm,以充分混匀,应在播种前15天进行,才能减少根腐病危害。

    另可用60%的棉隆作消毒剂,但需在播种前3月进行,方法是10 g/m2,与土壤充分混匀。然后整平作畦待种。

    穿山龙的人工栽培期:穿山龙的无性繁殖,以春季或秋季进行,华北地区以3月中旬~4月初为宜,东北地区则在4月末~5月初为宜,华中地区可在2月末~3月中旬进行。穿山龙在春末夏初时再分根繁殖,虽对薯蓣皂苷元无明显影响,但穿山龙根茎产量则明显下降。

    种茎的选择:选择二年生幼嫩穿山龙根茎,用根茎的幼嫩段和中间段截为3~5cm小段作种茎(幼嫩部分出苗成活率最高),用草木灰撒拌消毒,以防栽后断面腐烂。

    穿山龙栽种的行距、株距及深度:整平作畦待种的地块按行距60cm开沟,沟深5~8cm为宜,然后按株距25~30cm摆放截好的小段种茎,覆土稍压实,干旱时浇水。23~28天可出苗。每亩需种茎平均5000~5500株。

    穿山龙栽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栽培密度以60cm×25cm产量最高。深度以5~8cm为宜,且出苗率较高,产量高,单株重量较重。

    穿山龙的有性繁殖

    由于穿山龙种子在通常情况下出苗迟缓且不整齐,从播种到出苗需30~40天,全部出齐需半年之久,对生产极为不利。目前克服此种弊端方法只有穿山龙种子适时采收。宜采收7月中旬开花所结种子为宜。种子繁殖以冬播为宜。

    穿山龙的病虫害防治

    虫害:穿山龙以负泥虫和四纹丽金龟为虫害。防治成虫:选用50%辛硫磷乳油,以0.025%~0.03%浓度喷洒,杀虫效果可达100%。防治幼虫:选用10%辛硫磷颗粒剂亩施2kg或0.1%辛硫磷拌种效果均好。

    草害:有狗尾草、马唐、稗、苦苣菜、苣荬菜、圆叶牵牛、裂叶牵牛等。可选用除草醚、杀草净、百草枯等除草剂。

    穿山龙的采收

    穿山龙在春季或五六月以前采收为宜,此时穿山龙薯蓣皂苷元含量最高,约比秋冬采挖者高一倍左右。采挖后去净泥土直接晒干或炕干即可。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穿山龙栽培技术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一、概述

    别名穿地龙,穿龙骨。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以根状茎入药。有舒筋活血、祛观止痛的作用。能治疗心绞痛、心肌硬塞、心力衰竭、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等疾病。分布于河北、山东、山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等地。

    二、植物特征

    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根状茎横走,茎细长,缠绕于他物上。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广卵形,先端锐尖,常3至5浅裂;雌雄异株,雄花序呈复穗状;雌花序单一,下垂,绿黄色,果实卵形或椭圆形,在三宽翅,成熟后黄褐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

    三、生长习性

    野生于山坡,林缘和杂灌木林中,适应性很强,耐严寒,适宜生长的温度约15~25℃,生长初期要求气温稍低约8~20℃,开花结果期,高温(20~28℃)有提早开花和加速果实增长的作用,休眠期则适宜较低的温度。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而以中等肥力的砂质壤土最好,土壤酸碱度以弱酸至弱碱性较为适宜。

    四、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宜选结构疏松,肥活的砂质壤土栽种,其次是壤土和粘壤土。又由于该植物对土壤水分不甚要求,故颇适合于山区坡地种植。在北方当春季地解冻后,深耕施肥,每亩施有机肥(鸡、羊粪最好)3000公斤,草木灰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磷酸二氢钾30公斤,结合深翻土地30厘米施入。耙平后栽种。

    (二)繁殖方法

    用种子或根状茎繁殖。

    1、种子繁殖

    春播先用60℃温水浸种1—2天,播种前首先将种子与湿砂按1:1混合放于10℃以下温度条件处理20天,然后将种子筛出播种。条播,沟距2~3寸,将种子均匀播于沟内,覆土约0.6寸,稍行镇压后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潮湿,约半个月出苗。用未经处理的种子播种,出苗迟,而且也很不一致。苗出齐后,待苗高3寸,生有叶片3~4枚时间去过密幼苗,到第二年春移栽,行距1.5~2尺,株距0.5~1尺。

    2、根状茎繁殖

    北方3月份,将根状茎挖出,切成2~3寸的根段,每段应有芽苞1~2个,开沟,行距1.5~2尺,沟深约3~4寸,然后把根按1尺株距排放于沟内,覆土压实,约10天出土,成活率95%左右。

    (三)田间管理

    1、搭架

    当苗高30厘米时应及时搭架,可用2米左右长的竹竿和树枝条作架枝,插在植株外侧处,将4—5个相邻的竹竿上端梆在一起,便于通风透光。当藤茎长到2—2.5米时要摘心。

    2、除草保墒

    育苗期和定植后要经常锄草保墒,干旱缺水地区,地面要覆盖20厘米厚的麦草或稻草,草上压些土防风,也可覆地膜。在行间架底下可适当间作矮茎浅根耐荫的半夏、天南星等,抑制杂草生长,增加收。

    3、追肥

    育苗期或幼苗期叶面可喷0.3%—0.4%尿素多次,从定植到翌年春,每亩开沟施入人粪尿(腐熟)2000公斤、草木灰1000公斤、磷酸二氢钾50公斤。7—8月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3—4次,每天下午4时后喷施效果好。

    五、收获加工

    种子繁殖需5年,根茎人工栽培需3年可开始收获。秋末冬初挖出根茎,洗净泥土,除去细毛根,直接送加工厂加工。也可去掉外皮及须根,切段,晒干供药用。根茎粗长,含土黄色皂素1.5%以上,质地坚硬的为佳。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穿山龙实生种子育苗的技术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穿山龙的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育苗移栽及根茎切段繁殖。根茎繁殖速度快、出成品早,但单位面积用种栽量大,繁殖系数低。种子繁殖的最大特点是繁殖系数高,有利于迅速扩大面积,形成规模生产,每500克种子出苗3万株,育苗当年不用搭架,主根茎长达10厘米、粗1厘米、侧根茎长3—5厘米,形成越冬芽5—8个、根茎生长点4—5个,容易形成庞大的根群。下面介绍种子育苗的具体技术。

    1、采种处理 在9月末至10月上旬,将植株上的果穗采集后放于通风处,摆放厚度不能超过10厘米。每天浇一次透水,中午翻动一次,坚持10—15天,种子即可脱落。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将干种子用清水浸泡24—30个小时后,控干水分。用种子容积2倍的细砂与种子掺在一起,充分搅拌后用透气的编织袋装好,封好袋口。然后选择一处背阴地势较高、不积水的位置将种袋平摆于地表,从种袋的两侧取土将其全部埋上,覆土厚度10厘米以上。待种袋和覆土封冻后,上面再覆盖30厘米厚的稻草使其延长封冻时间。在播种前10天,取下覆盖的稻草。

    2、选地整地 育苗地要选择地势较高、坡度在5度以上的砂壤土为宜。整地前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或复合肥15公斤。然后将土壤深翻15厘米深,使肥料均匀混入土壤中。顺坡做宽1.2米、高10厘米、长不超过30厘米的床,作业道宽30厘米,以便拔草、浇水等管理活动。

    3、播种 播种时间在5月15—30日。播种前先用敌克松拌种,每667平方米用种子2.5公斤、用敌克松400克。将床面整平,散播,每延长米播种100粒左右。种子上面覆土1.5厘米厚,用木磙子镇压一遍。在播种后的床面上覆盖1厘米厚的落叶松叶。落叶松叶上面撒少许沙子以免被风吹走或暴雨冲刷。然后把播完种的床一次性浇透水。及时检查床内水分,要保持种子层土壤的水分,缺水时立即在日落后浇水。地温22℃以上才能出苗,第一次萌发1片真叶,苗高1.5厘米,12—15天后再萌发一抽薹的单株,苗高达15厘米时便缠绕其他植物生长。当年苗高可达1米左右。

    4、田间管理 出苗前后,当杂草长出2片真叶时及时拔掉,否则杂草过大易将种子或小苗带出来。后期若单子叶杂草过多,可用拿捕净来除草。7月下旬至8月上旬雨季来临,空气湿度高,植株易得叶腐病,成片萎蔫如水浸状。防治方法是从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每隔10天喷一遍大民绿或壮多收,连喷3遍。7月下旬喷2遍退菌特。为害小苗的害虫主要有红毛虫、蝗虫,多在夜间为害,可用敌杀死等药剂在下午3—5点喷洒。

    5、越冬管理 植株生长至9月末霜后枯萎,在封冻前不能移栽。封冻前如不下雨,必须浇封冻水以免冬季无雪造成土壤干旱使越冬芽死亡。浇水后,待床土结冻床面覆盖10厘米厚稻草,以保证床土湿度,使越冬芽第2年春延后萌发,因裸地苗4月中旬萌发,5月20日前即被晚霜冻死。促其延后萌发,有利于早春移栽,保证成活率。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