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是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也称血证。凡络脉损伤,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泻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凡此一类出血性症状,统称为血症。
[病因病机]
出血的原因大多与气、火有关。实证多由外感风热燥邪,灼伤肺络,迫血上逆;或系饮酒、过食辛燥之物,燥热蕴积于胃肠,郁热化火伤络;或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而致吐血。虚证多因久热久病,肺肾阴伤,相火妄动,络伤血溢;或因劳倦内伤,脾胃气虚,气不摄血而致吐血、便血。
[辨证论治]
实热证
主症:热盛导致出血的有咳血、鼻衄、吐血、便血、尿血,还有肌衄等。临症时往往见面红目赤,壮热喜冷,烦躁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洪滑数实。
治则:清热泻火,降逆止血。
处方:取手足厥阴经、足少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点刺泄热。穴取劳宫、委中、太冲、涌泉。
方义:劳宫为心包荥穴,心主血脉,心包可代君主行令,针泻劳宫能泻心火而清血热;委中为血之郄穴,可清血热;太冲为肝之原穴,能清肝泻
火,降逆止血;涌泉可导热下行,具降逆之功。
随证选穴:出血在肺系,加肺经荥穴鱼际,可清泄肺热,镇咳止血;鼻衄者加上星,或神庭;出血在胃,则加胃经荥穴内庭,清泄胃热,降逆止
血;如出血在大肠,如肠风下血等,加泻大肠下合穴上巨虚、次髎,以清泄大肠湿热。
阴虚证
主症:阴虚火旺的血症,常见为咳血,尿血等,临床常见两颧红赤,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滋阴降火,宁心止血。
处方:取手太阴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腧穴为主。针宜补泻兼施,或平补平泻法。取尺泽、鱼际、曲泉、行间、阴谷、大陵、太溪、曲泽。
方义:尺泽为肺经之合水,鱼际为肺经之荥火,补尺泽泻鱼际有益肺阴,清肺热以止血,同时寓有清金生水之意。行间为肝经之荥火穴,曲泉为肝经之合水穴,泻行间补曲泉有益肝阴,泻肝火功用,并寓有降逆止血,恢复藏血功能的意义。阴谷为肾经之合穴,太溪为肾经之原穴,针以补之,有益水之源,滋阴清火,达到宁血止血的作用。曲泽为心包经之合水,大陵为心包经之原穴,补曲泽泻大陵,有清心火,扶心主,是滋阴降逆止血的常用组方。
随证选穴:不寐加神门;心悸加间使。
气虚证
主症:因气虚不能摄血而致的血症,常见于吐血、便血、皮肤紫斑、妇科崩漏等。多面黄神萎,短气乏力,或形寒肢冷,或自汗心悸,或大便滑脱,或小便失禁。舌淡胖嫩,脉虚沉迟。
治则:补气摄血。
处方:取任脉经、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并可灸。穴取中脘、足三里、关元、脾俞、太白。
方义:取胃募中脘配胃经合穴足三里,能健中益气;加补关元,有壮益肾元的作用。三穴共奏益气摄血之功。太白为脾经之原穴,补脾俞、太白,能加强健脾统血的功能。
随证选穴:便血加会阳;崩漏加灸隐白;咯血加刺孔最。
[其他疗法]
1. 耳针:针对出血的脏腑、五官,取相应的部位,加肾上腺等穴,每次取
2~3穴,留针10~20分钟,每日1次。
2. 穴位注射:衄血取曲池、足三里;咳血取孔最、尺泽;吐血取足三里、血海;便血取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尿血取三阴交、复溜,每次1穴,交替使用。用安络血液,每次2毫升,每穴注射1毫升。
[按语]
针灸对出血有一定作用,严重者要结合治疗,及时查明原因,对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