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百病刮痧 百病刮痧 关注:0 内容:130

    肺痨的刮痧疗法[图]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肺痨(肺结核)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结核杆菌)所致的肺部慢性消耗性传染性疾病,凡体质虚弱者,与本病患者接触均易染病。

    本病从中医理论分析可见4型,即肺阴亏虚型、阴虚火旺型、气阴耗伤型、阴阳两虚型。痨虫侵蚀肺脏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等为主要症状,这些症状可出现于肺痨的各种类型,各症可以间作,或相继发生,或同时兼见。但早期或病变轻微者常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均为病变活动时或病变较重。

    一、肺阴亏虚

    (一)症状

    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干咳、痰少黏白、舌红等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太渊及前臂,肺俞至膏肓、中府及前胸、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见图2-4-1、图2-4-2、图2-4-3、图2-4-4)

    (2)定位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中府: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肺痨的刮痧疗法[图] 肺痨的刮痧疗法[图]

    肺痨的刮痧疗法[图] 肺痨的刮痧疗法[图]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刮背部肺俞至膏肓,再刮中府及前胸,然后刮前臂,重在太渊,最后刮下肢三阴交、足三里、太溪。

    (4)刮拭方法 补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从肺俞穴一直到膏肓穴,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然后由内向外横式刮,每一个肋间隙刮30次左右,中府穴加强。双上肢内侧肺经、心包经、心经,由上而下刮30次左右,不一定出痧,重刮太渊。最后重刮三阴交、足三里、太溪3穴,各30次,不出痧。

    二、阴虚火旺

    (一)症状

    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咳呛气急,午后颧红,五心烦热等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太渊及前臂、肺俞、中府及前胸、鱼际、孔最至阴郄、太溪。(见图2-4-1、图2-4-2、图2-4-3、图2-4-4)

    (2)定位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府: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l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鱼际: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阴郄: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刮背部肺俞,再刮前胸中府,然后刮孔最至阴郄和整个鱼际,最后刮太溪。

    (4)刮拭方法 补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重刮肺俞30次,出痧为度。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然后由内向外横向刮拭,每个肋间隙刮30次左右,中府穴加强。后用刮痧板角部从孔最刮至阴郄和整个鱼际,30次,可不出痧。最后重刮太溪穴,30次,不出痧。

    三、气阴耗伤

    (一)症状

    以咳嗽、咯血、潮

    | 1 2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