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一
艾灸穴位:神阙、气海、关元、水分、三阴交、天枢(双)、阴陵泉(双)、足三里(双)。
操作规程:①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以穴位表面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日灸1次。②艾炷隔姜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5~7壮,每日灸1次,重证可每日灸治2次。
主治:腹痛剧烈,得温痛减,遇寒尤甚,手足不湿,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薄白,脉沉紧。
技术二
艾灸穴位:神阙、中脘、关元、血海(双)、足三里(双)。
操作规程:①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以穴位表面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日灸1次。②艾炷隔姜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5~7壮,每日灸1次,重证可每日灸治2次。
主治:腹部刺痛,痛处固定、拒按,恶寒身蜷,手足欠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滑涩。
技术三
艾灸穴位:足三里(双)、神阙、中脘、下脘。
操作规程:①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以穴位表面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日灸1次。②艾炷隔姜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5~7壮,每日灸1次,重证可每日灸治2次。
主治:上腹部疼痛剧烈,得温痛减,遇寒痛甚,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薄白,脉沉紧。
技术四
艾灸穴位:足三里(双)、神阙、天枢、气海。
操作规程:①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以穴位表面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口灸1次。②艾炷隔姜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5~7壮,每日灸1次,重证可每灸治2次。
主治:绕脐痛。
技术五
艾灸穴位:足三里(双)、祌阙、石门、气海、关元。
操作规程:①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以穴位表面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日灸1次。②艾炷隔姜炎: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5~7壮,每日灸1次,重证可每日灸治2次。
主治:下腹痛。
技术六
艾灸穴位:中脘、足三里(双)、天枢、神阙、合谷(双)。
操作规程:①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5~10分钟,每日灸1~2次。②艾炷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3~5壮.每日1~2次。③隔盐灸:神阙穴按隔盐灸法操作,用中艾注灸5~10壮.每日灸1次。
主治:寒邪腹痛。腹痛急起,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尤其,恶寒身蜷,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自可,苔薄白,脉沉紧。
技术七
艾灸穴位:脾俞(双肾俞(双)、关元、足三坦(双)、二阴交(双)。
操作规程:①艾条温和灸:悔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②艾炷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3~5壮,选用麦粒大艾炷,每日灸1次。③温灸器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次。
主治:阳虚腹痛。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暧喜按,得温则舒,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或休息后减轻,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寒肢冷,胃纳不佳,大便溏薄,面色不年,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