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百病药酒 百病药酒 关注:0 内容:975

    高良姜酒方(霍乱)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霍乱是以发病急骤,吐泻交作为特征的疾病。常因夏秋之季,感受时邪疫疠之气;或含凉露宿,寒湿入侵,邪郁中焦;或饮食不洁;或贪食寒凉生冷之物,以致脾胃受伤,运化失常,升降失司,清浊相干,乱于肠胃而发病。病从寒化者,为寒霍乱;病从热化者,为热霍乱;失水过多,以致两小腿腓肠肌痉挛,不能伸直者,为霍乱转筋。

    本病所用药酒,多适宜于寒霍乱。常用生姜、高良姜、肉桂、丁香等制成,如高良姜酒、生姜酒、回阳救急酒等。霍乱转筋者,用苦酒配制为宜,因苦酒味酸苦性涩,入肝经,用于霍乱转筋有助于解除筋脉拘急。

    (《外台秘要》)

    【配方】高良姜。

    【制法】上件火炙令焦香,每用五两打破,以酒一升,煮取三四沸。

    【主治】疗霍乱吐痢,亦疗霍乱腹痛气恶。

    【用法】顿服。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中药方剂G 中药方剂G 关注:0 内容:580

    高良姜理中丸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高良姜理中丸–《医方类聚》卷一○八引《御医撮要》

    【处方】高良姜2两,白术1两,官桂半两,甘草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煎生姜、橘皮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引《御医撮要》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中药方剂G 中药方剂G 关注:0 内容:580

    高良姜粥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高良姜粥–《圣惠》卷九十七

    【处方】高良姜3两(锉),羊脊骨1具(捶碎)。

    【功能主治】脾胃冷气,虚劳羸瘦,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2味,取5升,去骨等,每取汁2大盏半,用米2合,入葱、椒、盐作粥食之;或以面煮(食不)饨作羹并得。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高良姜粥–《圣惠》卷九十六

    【处方】高良姜半两(锉),粳米2合,陈橘皮半分(汤浸,去白瓤,末)。

    【功能主治】心腹冷气,往往结痛,或遇风寒及吃生冷即痛发动。

    【用法用量】以水3大盏,煎高良姜、陈橘皮,取汁1盏半,去滓,投米煮粥。空腹食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高良姜粥–《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食医心鉴》

    【处方】高良姜6分(锉),米3合。

    【功能主治】心腹冷结痛,或遇寒风及吃生冷即发动。霍乱,吐利腹痛。

    【用法用量】上以水2升,煎高良姜,取1升半,去滓,投米煮粥食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食医心鉴》

    高良姜粥–《养老奉亲》

    【处方】高良姜2两(切,以水2升.煎取1升半汁),青粱米4合(研淘)。

    【功能主治】老人冷气,心痛郁结,两胁胀满。

    【用法用量】上以姜汁煮粥,空心食之,日1服。

    【摘录】《养老奉亲》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中药方剂G 中药方剂G 关注:0 内容:580

    高良姜羊肉汤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高良姜羊肉汤–《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高良姜1两(锉),赤芍药1两(锉),当归1两(锉,微炒),羊肉1斤半(细切),桂心1两。

    【制法】除羊肉外,上为末。

    【功能主治】寒疝心腹痛,及胁肋里急,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以水5大盏,都煮取2盏半,去滓,稍热服1小盏,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中药方剂G 中药方剂G 关注:0 内容:580

    高良姜汤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高良姜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处方】高良姜15克,厚朴6克,当归、桂心各9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温里散寒,下气行滞。治心腹突然绞痛如刺,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

    【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一日二次分服。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须更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高良姜汤–《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处方】高良姜(锉)2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3度,炙干)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2两,白术2两,桑根白皮(锉,炒)2两,甘草(炙)2两,人参1两,木瓜(去皮瓤并子,焙干)3两,五味子(拣)2两,桂(去粗皮)1两,槟榔(锉)1两,诃黎勒皮1两,木香1两,肉豆蔻仁1两,盐3升(淘去泥滓,炼成盐花,研)。

    【制法】上15味,先捣前14味,为细末,与盐花末同研令匀。以水5升,下药末1时入锅中,和盐花同煎,不住手搅,候水干,出药于盆中,干即贮之。

    【功能主治】破气消食。主治霍乱,心腹胀满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加生姜少许,煎汤点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高良姜汤–《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处方】高良姜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饮食辄呕。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高良姜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高良姜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桂(去粗皮)1两,半夏(汤洗7遍,炒黄)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呕哕,心腹冷疼,痰逆不消;兼治一切冷气,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高良姜汤–《圣惠》卷三

    【处方】高良姜3两,木瓜2枚,杉木节5两,川椒1两(去目),蒴藋5两,蓼叶5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肝虚冷,转筋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煎取8升,去滓,加醋半升,搅令匀;及热,纳于杉木桶中,淋蘸两脚,兼以绵揾药汁,裹转筋处。

    【摘录】《圣惠》卷三

    高良姜汤–《外台》卷七引《广济》

    【别名】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0分,当归10分,橘皮8分,厚朴10分(炙),桔梗8分,桃仁50枚(去皮尖),吴茱萸8分,生姜8分,诃黎勒5分。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久心痛刺肋,冷气结痛不能食。

    【用法用量】高良姜散(《圣惠》卷四十三)。

    【注意】忌猪肉、生冷、油腻、粘食、小豆。

    【摘录】《外台》卷七引《广济》

    高良姜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处方】高良姜1两半,槟榔(锉)1两半,木香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吴茱萸(汤浸,焙干,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厥逆,腹满妨痛,或上冲心;寒疝卒痛,积聚不散,上冲心腹,与阴相引,痛则汗出。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高良姜汤–《外台》卷六引《广济》

    【处方】高良姜4两,桂心4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霍乱吐痢,转筋欲入腹。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2升,去滓,分3服,如人行4-5里1服。

    【注意】忌生冷,生葱。

    【摘录】《外台》卷六引《广济》

    高良姜汤–《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别名】高良姜煮散

    【处方】高良姜1两,桂(去粗皮)1两,人参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冷热气不调,霍乱吐逆不定,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1枚(去核),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

    |


    1
    2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 关注:0 内容:1409

    高良姜的炮制方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高良姜又名良姜、小良姜、海良羹。载《名医别录》。系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采挖,4~6年地上部分的根状茎,除去须根及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炮制方法】1.高良姜《外台秘要》:“捶碎。”《苏沈良方》:“薄切。”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浸1~2h,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2.酒高良姜《世医得效方》:“酒浸炒。”《握灵本草》:“凡男女心口一点痛者……用高良姜以酒洗七次焙研。”现行,取净高良姜片,加酒拌匀闷润。置锅中,用文火炒十,出锅、晾凉。高良姜每100kg,用黄酒10kg。

    【饮片性状】高良姜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薄片,直径0.8~1.5cm。表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具多数散在的筋脉小点,周边暗红色或暗褐色。质坚韧,气香特异,味辛辣。酒炙高良姜形如高良姜,色微加深,略有酒气。

    【炮制作用】高良姜性味辛,热。归脾,胃经。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能。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如治心腹绞痛如刺的高良姜汤(《千金要方》);治虚冷肠鸣滑泄的大巳寒丸(《直指方》)。洒炙高良姜增强祛寒止痛作用,如冶寒凝气滞、胃脘疼痛的良附丸(《良方集腋》)。

    【炮制研究】高良姜切制始见于唐代《外台秘要》。同时记载有火炙焦香酒煮炮制法。宋代有去芦炒制,炒黑,麻油炒制,斑蝥炒制,东壁土炒制,火炮,醋炒等炮制方法。元代新增湿纸裹煨法,用水煮制法。明代增加了炙制,巴豆炒制,陈壁土、斑蝥、巴豆、陈仓米各别分炒而合用炮制法,青盐炒制,吴茱萸、东壁土拌炒,同莪术、三棱、米醋共煮炮制法。清代有猪胆汁浸后东壁土炒黑炮制法,吴茱萸汤浸炒法等。现代则多为切片后生用,其炮制作用论述:“脾虚寒疟温脾胃,高良姜麻油炒。”“治妇人妊娠疟疾……用高良姜三钱锉,以豮猪胆汁浸一宿,东壁土炒黑去土”(《握灵本草》)。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高良姜的采收加工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措施

      选好良种,采用育苗移栽,施足基肥,施好秋冬肥,适时收获。

      采收加工

      1、采收

      人工栽培的高良姜一般种植4年采收,但以种后5—6年收获的根部含粉质多、质量好、产量高。多在秋末冬初时选择晴天采收,采收时先将地上茎叶割除,进行翻地,收集根茎,或用锄把根茎挖起,抖去泥土。

      2、加工方法

      挖起的根茎抖去泥土后,将须根剪除,剥净鳞叶,用水洗净,截成5-7厘米长l段,摊放在晒场曝晒,晒至6—7成干时,堆起闷放2—3小时,再晒至全干,使其皮皱肉凸,呈红棕色,质量佳。一般每667平方米产干货500—600千克,高的可达750千克。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高良姜杂草及种植除草技术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高良姜药材常见的杂草主要有:牛筋、稗、革命菜和空心莲子草等,其中大多数为双子叶植物类杂草。这些杂草可与药材植株争夺土中的营养和水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良姜药材的产量与质量。因此,人工防除高良姜的田中杂草是一项经常性的田间管理工作。同时,在杂草的防治过程中,可针对不同的杂草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治,选用合适的化学药剂除草,不仅省工省时,而且比较彻底与可靠,能收到较好的防除效果。

    一、种植前除草。

    化学除草应以药材种植前土壤施药为主,争取一次施药便能保持整个生长期不受杂草危害。种植前土壤处理的常用药剂如下:

    1、48%氟乐灵乳油。

    氟乐灵乳油除杂草谱广,能有效防除一年生靠种子繁殖的禾本科杂草,如牛筋、狗尾草、稗等。喷药时间多在种植前5~10天杂草萌发前,用药量根据说明书上的规定用水兑制,对药田表土进行均匀喷洒处理。因氟乐灵易挥发和光解,应随喷随进行浅翻,将药液及时混入5~7厘米土层中,有条件的最好是机械喷药耙混一次完成,除草效果可达90%以上。也可喷药后随即浇透水,但效果不如浅翻混土。施药一般隔5~7天才可种植。

    2、50%乙草胺乳油。

    该药剂主要通过杂草地上部分吸收药液后,抑制其蛋白质合成,使芽和根停止生长,从而导致杂草在出土前、出苗前和出苗后不久死亡。对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特效,并可兼除部分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喷药时间多在种植移栽前3~5天进行,注意,必须在杂草出土前施用。每亩用该药剂70~75毫升兑水40~60升,均匀喷洒土表即可。

    二、种植后除草

    高良姜通常只在苗期和定植初期会有较多杂草萌发生长,因此应首选人工经常性的除草方法。

    若杂草较多,可每亩用5%闲锄乳油40毫升兑水30升喷洒;或用20%拿扑净150~200毫升兑水30~50升喷雾;或每亩用6%克草星乳油70~80毫升兑水30~40升,作茎叶均匀喷雾即可。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高良姜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技术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一·、烂根病。

    一、发生症状及原因。

    高良姜生长过程中的病害主要有烂根病,多发生在高温季节或多雨季节,在积水多的条件下也容易发病。

    烂根病的主要特征是:根部腐烂,之后植株死亡。

    二、防治方法。

    1、业防治。

    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并用石灰粉消毒,尽量避免病菌传播。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改善周围环境,做好通风、透光、排水等工作,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剂防治。

    可采用0.2~0.4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灌根防治。

    波尔多液配制方法:硫酸铜(等量式)、生石灰各1千克,水100升。将称量的硫酸铜放入塑料桶内,加入自来水5升,搅拌溶解,去渣,再加入净水45升,即配成硫酸铜溶液;然后将生石灰放入另一小桶中,加少量水化开后再加入50升净水,拌匀过滤,制成石灰乳。最后将硫酸铜溶液与石灰乳慢慢混合、搅匀,即制成浅天蓝色的波尔多液。

    、虫害。

    一、发生症状。

    高良姜的虫害多为钻心虫和卷叶虫,主要危害嫩叶和茎尖。

    二、防治方法。

    可用40%的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杀。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高良姜高产栽培有技巧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候土壤 性喜温暖,怕涝耐旱,稍耐阴。常与菠萝、木薯、香茅、剑麻间种或套种。植地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质为佳。

    整地 选排水良好的五边地或肥沃、疏松的坡地,先砍除杂木杂草并就地烧成灰做肥料,然后深翻40~45厘米。再经两犁两耙使泥土充分细碎后,每亩施入土杂肥 2500~3000公斤做基肥,不需作畦。

    种植 可用种子育苗移植,亦可用根茎直接定植,我省主要采用后一种繁殖方法。由于高良姜有“鸡姜”、“牛姜”两个栽培种,两者植株虽无差异,但前者根茎小而后者根茎大,故多用“牛姜”作种,以获得高产。种植方法为:4~6月采收高良姜时,把砍去茎叶后的地下部分全部挖起,选取有5~6个芽头连在一起、个体粗大的“牛姜”幼嫩根茎做种(老的根茎另行晒干作产品)。在已备的植地上按株、行距45×75厘米规格开沟或开小穴种植,每穴放姜种1块,芽头向上,边放种边填泥边用脚踏实,然后再覆细土5~6厘米厚。

    田间管理 春末夏初种植的,一般60天左右便可发芽生长,在当年应除草1次。第2年除草后用犁开沟松土,以后每年除草1~2次。种植时如已下足基肥,以后则很少进行追肥。试验表明,种后适当追肥有利于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幼龄期常间作一些短期生的经济作物。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高良姜化学除草剂使用注意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1、化学除草剂的选择。

    必须注意化学除草剂的选择性、专一性、时间性,不可误用、乱用除草剂,防止杀死药苗。

    2、严格掌握限用剂量。

    除草剂使用应综合具体土质考虑农田小气候,严格按药品说明规定的剂量范围、用药浓度、用药量使用。如,一般性贫瘠沙性土壤除草施药渗透性较大,药材易受药害,用药量要小,甚至忌药;多雨季节土壤墒情好,应低剂量用药;杂草出芽整齐、密度低,剂量应小些;地膜覆盖因温湿度条件好,用药量也应减少。

    3、正确施药。

    掌握好施除草剂的最佳时间和技术操作要领,妥善保存好药剂,防止错用,并搞好喷药器具的清洗,以免误用,使其他作物产生药害。

    4、注意环境条件对除草剂的影响。

    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土壤耕作和整地水平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5、灵活用药。

    在药用植物基部土法施药除草时,要在无露水条件下进行,以免茎叶接触药液受害;对作物籽苗胚芽敏感的药剂,土壤处理应在播种前盖籽后施药,并尽量提高播种质量,适当增加播种量;一些移栽药材因其苗大,而杂草幼小,可采取苗带(幼苗附近20~30厘米宽)集中施药;对选择性差或触杀性除草剂实行保护性施药,即将药液直接喷雾或泼浇于土表,尽量不接触药材幼苗,且不能拖延至苗体旺盛、绿叶面积大时施用;若茬口允许,则可在药材播栽前采取旱地浇灌、水田湿润、盖膜诱发等措施,使杂草提前萌发,再以药剂杀灭。

    6、其他。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用于药材的除草剂,多为借用家种作物,如蔬菜、果树等的除草剂,因此,必须在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或技术人员指导下购买除草剂和实施除草作业,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后果。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高良姜定植技术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1、定植地选择。因高良姜喜热带、亚热带气候,耐旱,不耐霜冻。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酸性或微酸性沙质壤土。故宜选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坡地或缓坡地进行种植。也可在防护林下或果木林下种植。

    2、定植地整地冬季清除杂物,深翻风化,翌年种植前再碎土整平。可与菠萝、剑麻、木薯、香茅等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套种。

    3、定植时间。宜在3~4月的晴天早晨或阴雨天进行。

    4、定植方法。先进行整地,把杂草灌木除净,深翻30厘米以内土层,拾去石块、树根、草根,让土壤熟化,并下足基肥,每亩施入2000~2500千克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不需做畦。按株行距开穴,穴的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30厘米。种子苗高10厘米以上时出圃定植,每穴种2株幼苗,或每穴种1个根状茎,芽头向上,边放边填土,种后覆土压实,然后再覆细土5~6厘米厚。

    5、种植密度。株行距45厘米×75厘米。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高良姜栽培技术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良姜、小良姜、海良姜等。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高良姜野生于热带、亚热带的缓坡草地或低山丘陵的灌木丛中。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40-100厘米,丛生、直立;根茎横走,圆柱形,棕红色或紫红色;叶互生,2列,叶片为狭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线或具不明显的疏钝齿,叶两面光滑,叶鞘开放抱茎,叶舌长达3厘米,膜质,棕色;总状花序项生,花等简状,棕色,花冠管呈漏斗状,唇瓣卵形,白色而有红色条纹;蒴果球形,不开裂,成熟时橘红色,内有多数具钝棱角的棕色种子。

    二、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耐干旱,怕涝浸。在主产区广东省徐闻县,年平均气温23.3℃,年降雨量为 l100-1803毫米,生长良好,不适应强光照,要求一定的荫蔽条件。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红壤或砂壤土为佳。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宜选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的坡地或缓坡地进行种植。也可在防护林下,或果木林下种植。秋冬翻耕,整地起畦,畦宽1.2米,每亩施入2000-2500千克的腐熟农家肥作基肥。

    二、繁殖方法 用种子和根茎繁殖。

    1、种子繁殖 随采随播,一般在秋季,8-9月上旬为好。在整好的苗床上,以10厘米的行距开浅沟条播,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沟内,覆土后盖草,浇水保湿。约20天后种子发芽。一般育苗需半年后才可种植。

    2、根茎繁殖 选l-2年生粗壮、带5-6个芽、无病虫害、较肥硕的嫩根状茎,高良差有两个栽培种,产区多用“牛姜”作种,剪成长约15厘米的小段,每段2-3节。春秋两季繁殖。在整好的土地上,按株行距30厘米x25厘米开穴种植,每穴种2段,覆土后稍压实,浇定根水。每亩用根茎约80千克。

    三、田间管理

    1、遮荫 种子发芽后,及时揭去盖草,并适当搭设荫棚。

    2、间苗 当苗长出3-6厘米时,去弱留强,使株间距为4厘米。

    3、除草、浇水 前期除草2-3次,封行后夏秋各除1次。干旱时浇水或灌溉,以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植株分蘖和根茎生长。

    4、间作、混交 可在杧果林下间种,也可与菠萝、甘薯等作物混交。

    5、追肥、培土 种植后约50天施稀薄人畜粪水肥。植株封行后追1次复合肥,每亩20-25千克。在植株周围结合松土进行培土,或在秋末冬初结合清园用土杂肥和表土培壅在植株基部,对促进生长、加速前发有利。同时每亩施3000千克的农家肥。

    四、病虫害防治

    1、烂根病 多发生在高温季节。防治方法:用0.2-0.4波美度石硫合剂灌根防治。

    2、钻心虫和卷叶虫 为害嫩叶和茎尖。防治方法:用4O%的乐果1000倍液喷杀。

    四、采收与加工

    高良姜种植4年后可收获,但5-6年产量更高,质量更好。夏末秋实挖根茎,选择晴天,先割除地上茎、叶,然后用犁深翻,把根状茎逐一收集。将收获的根茎,去泥土、须报及鳞片,把老根茎截成5厘米的段,洗净,切段晒干。在晒至六七成干时,谁在一起闷放2-3天,再晒至全干,则皮皱肉凸,表皮红棕色,质量更佳。

    五、留种技术

    选择果粒大、饱满、味浓产量高的无病虫害的植株为留种母株。在8—10月果实成熟时,即果皮由绿变黄色时分批采收,选粒大、饱满、呈红棕色而无病虫害的鲜果,堆放在室内约7天,用细沙除去果皮,洗净除去黏质,淘出种子,便可作种。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高良姜草害防治技术详细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高良姜药材常见的杂草主要有:牛筋、稗、革命菜和空心莲子草等,其中大多数为双子叶植物类杂草。这些杂草可与药材植株争夺土中的营养和水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良姜药材的产量与质量。因此,人工防除高良姜的田中杂草是一项经常性的田间管理工作。同时,在杂草的防治过程中,可针对不同的杂草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治,选用合适的化学药剂除草,不仅省工省时,而且比较彻底与可靠,能收到较好的防除效果。

    一、种植前除草。

    化学除草应以药材种植前土壤施药为主,争取一次施药便能保持整个生长期不受杂草危害。种植前土壤处理的常用药剂如下:

    1、48%氟乐灵乳油。

    氟乐灵乳油除杂草谱广,能有效防除一年生靠种子繁殖的禾本科杂草,如牛筋、狗尾草、稗等。喷药时间多在种植前5~10天杂草萌发前,用药量根据说明书上的规定用水兑制,对药田表土进行均匀喷洒处理。因氟乐灵易挥发和光解,应随喷随进行浅翻,将药液及时混入5~7厘米土层中,有条件的最好是机械喷药耙混一次完成,除草效果可达90%以上。也可喷药后随即浇透水,但效果不如浅翻混土。施药一般隔5~7天才可种植。

    2、50%乙草胺乳油。

    该药剂主要通过杂草地上部分吸收药液后,抑制其蛋白质合成,使芽和根停止生长,从而导致杂草在出土前、出苗前和出苗后不久死亡。对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特效,并可兼除部分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喷药时间多在种植移栽前3~5天进行,注意,必须在杂草出土前施用。每亩用该药剂70~75毫升兑水40~60升,均匀喷洒土表即可。

    种植后除草

    高良姜通常只在苗期和定植初期会有较多杂草萌发生长,因此应首选人工经常性的除草方法。

    若杂草较多,可每亩用5%闲锄乳油40毫升兑水30升喷洒;或用20%拿扑净150~200毫升兑水30~50升喷雾;或每亩用6%克草星乳油70~80毫升兑水30~40升,作茎叶均匀喷雾即可。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鉴别 中药鉴别 关注:0 内容:661

    高良姜的鉴别方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高良姜为较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能。用于脘腹冷痛、疝气、胃寒呕吐、噎膈反胃、消化不良等病症。

    来源 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Qfficinarum hance 的根茎。高良姜属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茎圆柱形,横走,棕红色或紫红色,有节,节处具环形膜质鳞片,节上生根。茎丛生,直立。叶2列,无柄,叶片狭线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渐狭,全缘或具不明显疏钝齿,两面无毛,叶鞘开放。圆锥形总状花序顶生,花两性,具短柄,萼筒状,3浅圆裂,浅肉红色唇瓣浅肉红色,中部具紫红色条纹,蒴果不开裂,球形,被短毛,熟时橘红色。

    产地与分布 主产广东徐闻、海康、海南陵水、儋县等地。此外,广西、云南等省区亦有分布。销全国。

    鉴别要点 鉴别高良姜要点:一是根茎圆柱形,红棕色,具波状珂节;二是质韧、断面纤维性;三是气芳香,味辛辣。

    而混淆品大高良姜,则较高良姜粗大,色浅棕,质泡,断面淡红色,气味不如高良姜浓郁;小高良姜则根条细小,色褐紫。三者比较,极易区别。

    名典鉴别 ①梁?陶弘景曰:“出高良郡,二月、三月采根。形气与杜若相似,而叶如山姜。”②唐?苏恭曰:“出岭南者,形大虚软,生江左细紧,亦不甚辛,其实一也。今人呼细者为杜若,大者为高良姜,亦非也。”③李珣曰:“红豆蔻生南海诸谷,高良姜子也。其苗如芦,其叶如姜,花作穗,嫩叶卷之而生,微带红色。嫩者入盐,累累作朵不散落,须以米槿花染令色深。善醒醉,解酒毒,无他要使也。”④宋?苏颂曰:“今岭南诸州及黔、蜀皆有之,内郡虽有而不堪入药。春生茎叶如姜苗而大,高一二尺许。花红紫色,如山姜花。”⑤明?《本草蒙筌》: “高良姜味辛、苦,气大温。高良系广属郡,今志改名高州姜。乃地土所生,形多细小而紧。结实秋收,名红豆蔻。”⑥李时珍曰:“按范成大桂海志云:红豆蔻花丛生,叶瘦如碧芦,春末始发。初开花抽一干,有大箨包之,箨拆花见。一穗数十蕊,淡红鲜妍,如桃杏花色。蕊重则下垂如葡萄,又如火齐璎珞及剪彩鸾枝之状。每蕊有心两瓣,人比之连理也。其子亦似草豆蔻。”⑦清?《本草从新》:“良姜,出岭南高州。红豆蔻,即良姜子也。”⑧《增订伪药条辨》曰:“近有伪品色黑而暗不黄,根瘦无味。非高良所产,不可用。”

    快速鉴别 根茎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9cm,直径1~1.5cm。表面红棕色,具纵皱纹及棕色波状环节,节间长0.5~1.5cm,下侧具须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粗糙不平,橙棕色。气芳香,味辛辣。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