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医足疗 中医足疗 关注:0 内容:107

    跟痛症之足疗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跟痛症多老年肝肾不足或久病体虚,气血衰少,久行久站造成足底部皮肤、皮下脂肪、跖腱膜负担过重。长期、持续的牵拉,在跖腱膜的跟骨结节附着处发生慢性劳损,或骨质增生,致使局部无菌性炎症刺激引起疼痛。本病起病缓慢,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部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疼痛又加重。跟骨的跖面和侧面有压痛,局部无明显肿胀。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隆起。X线摄片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有骨质增生者可无症状,有症状者可无骨质增生。

    方1:威灵仙30克,红花15克。将上2味药水煎,取汁。将药汁放在盆内,足浴,每次30~60分钟,每天2次。

    方2:木瓜10克,防风10克,鸡血藤10克。上药浸泡,水煎20分钟,取汁备用。将药汁放在盆内,水温以微烫为佳,每晚临睡前将双足浸泡15~20分钟,10日为1疗程。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隐藏
    变装
    百病推拿 百病推拿 关注:0 内容:221

    跟痛症的推拿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1.概述

    跟痛症指跟骨后方痛及骨下方痛的统称,跟后痛以跟后滑囊炎,跟腱止点撕裂伤为主,跟下痛跖腱起点筋膜炎、跟骨下滑囊炎、跟骨脂肪垫炎多见。

    2.病因病机

    劳损、外伤、骨刺是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

    3.临床表现

    ⑴ 跟后滑囊炎:多发生于青壮年女性,可因穿高跟鞋,鞋的后面与跟骨之间反复摩擦而致滑囊慢性发炎,跟腱附着部位肿胀、压痛,走路时因和鞋的摩擦加重,跟骨后上方有软骨样隆起,表面皮肤红肿,触之有囊性感,压痛阳性。

    ⑵ 跟腱止点撕裂伤:外伤或劳损,如行走长路、多次跳跃、长时间站立,使跟腱止点处过度疲劳或少量肌腱纤维撕裂,产生无菌性炎症。跟腱附着处压痛与主观疼痛,可有轻度肿胀。

    ⑶ 跖腱起点筋膜炎(跟骨下滑囊炎、跟骨下脂肪垫带损):跖腱膜起于跟骨结节,止于跖骨头,对维持足弓有一定作用。外伤、劳损、感受风寒湿邪,如负重行走、长途跋涉、长期站立、平足等可使跖腱膜因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发病,亦可刺激跟骨下滑囊,或跟骨下脂肪垫而产生无菌性炎症,表现足跟下或足心疼痛,行走站立时疼痛加重,可扩展至足底,跟骨结节前缘压痛明显,可牵扯患者跖腱膜疼痛加重,跟骨下滑囊炎时可于跟骨结节下触及囊性感,部分病人X线可见跟骨骨刺。

    4.治疗

    ⑴ 手法局部点按法,指揉法及弹拨法。

    ⑵ 中药外洗。

    ⑶ 局封。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百病推拿 百病推拿 关注:0 内容:221

    跟痛症推拿治疗技术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跟痛症是指足跟部周围疼痛的疾病总称。主要是指跟骨底面和跟后由于慢性损伤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的前缘骨刺。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及肥胖者,属中医“痹证”范围。

    诊断要点

    1.本病起病缓慢,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

    2.一般都有疼痛、肿胀、压痛等特点。走路时因鞋的摩擦而使疼痛加重。时有双腿酸软无力等症状。

    3.跟骨X线片无明显异常。

    病因病机

    跟痛症好发于40~60岁的中年和老年人。《诸病源候论》说:“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说明劳累过度与肾气不足可引起腰部与足跟疼痛。《类经》注解《内经痹论》认为“营卫之行涩,而经络时疏,则血气衰少,血气衰少则滞逆亦少,故为不痛”。说明老人气血衰少,活动减少,反而没有显著症状。

    推拿治疗

    治则治法:理气和血,消肿止痛。

    常用手法:击、捏、揉、点、按法等。

    操作步骤:

    1.患者俯卧床上,患肢膝关节屈曲90,术者一手拿住患足作背屈固定,使跟腱紧张,另一手用小鱼际处用侧击法治疗跟后,接着手握空拳,用小鱼际部叩打跟下。手法的目的是促进局部血液流通,消肿止痛。

    2.用理顺肌筋的手法,按揉跟后肌腱等,同时可用捏拿等手法进行治疗。

    3.患者仰卧,术者点按其痛侧的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等穴位及阿是穴。再擦足底部,以透热为度。

    适宜技术

    中药浴足法:以舒筋活血燥湿之中药方剂煎汤,将患足置于药液中泡10~15分钟,并适当揉患部,以发红发热为度,切忌烫伤,每天行2~3次。

    针灸疗法:针刺太溪、昆仑、然谷、太冲、三阴交、阿是穴等,每隔10分钟运针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

    耳穴疗法:取肝、肾、足跟、内分泌等耳穴,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上述穴位。

    封闭疗法:对患者足部压痛点进行封闭治疗。

    注意事项

    跟痛症由于病种较多,因此在推拿治疗前,一定要首先明确诊断,然后对症治疗。跟痛症中跟骨病推拿效果较差,因此一般不采用推拿疗法。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