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黄芪的栽培与管理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黄芪可分为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但其性味功能相差无几.该品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能。常用于气嘘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痛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糖尿病等症。在我国该品已有二千多年的用药历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随着该品在食用领域里的不断拓宽,销量逐年增加。据相关资料载明:该品年销量可达15000-20000吨,出口为6000-9000吨。实为大宗常用中药材,但因前几年生产过剩,价落低谷,生产萎缩。现在该品的社会库存已消耗过半,价格已开始从谷底向上爬行。今年种植黄芪到明后两年正赶上好行情,产新下来收益可观。为此,下面介绍该品的栽培与管理技术为种植该品的药农创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黄芪适宜栽种的区域

    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长习性和相适宜的环境,做为中药材的黄芪当然也不例外。如果超越它适宜的生境,将会出现严重的死苗现象,即使在有些地区能够生存下来,但其性味可能发生变异,失去了地道性不能药用,只能当柴烧。为此根据我国上千年的种植史料记载及现代科研证明:黄芪可在黄河以北的内蒙、宁夏、甘肃、新疆及华北、东北地区栽种。因此江南各省市均不宜栽种。

    二、备好种子

    该品因多年失种和少种,籽种库存量自然量小,加之多数药农已看好该品种的前景,购买力度大,价格相应居高,而且伪劣种籽也将混入市场,因此希望广大药农首先要选好优质高产种子,以防因发芽率低或无发芽率遭受不应有的损失。优质种子的标准应该是:肾形,黑褐色或棕褐色,种体饱满并具有光泽。否则就是劣质种子不可购入。

    三、播种前种子处理

    黄芪的种子皮坚且厚,不易发芽,为了提高其发芽率,促使其尽快发芽,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处理1.浸种。将种子浸泡于50℃左右的温水,并不断的搅动,约25-28小时后将种子出水,包入湿布内,并保持其湿润待芽稍露即可播种。2.可用碾米机撞去其外种皮,且忌不可损坏种子,此法用的得当,可使种子提高发芽率达80%以上。

    四、播前应做的准备

    播前应选好地块,该品因根入地深,须选肥沃的沙质土壤,并深翻至30-50厘米,同时施农家肥,每亩不得少与4000-5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并加适量的钾肥,随即整平地,顺好畦。若育苗,则先作好苗床,一般苗床宽应为1.3-1.5米为宜。床下应提前施足底肥。

    五、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各有优势

    1、直播,一般在春季4-5月将处理好的种子播下,播后15-17天即可出苗,行距40厘米较为适宜。待苗稍大时可去弱留壮进行间苗,定株距应为10-15厘米之间。以防因苗密集影响黄芪根系发粗深扎,此法优点是黄芪根长少杈,但需种子量大。2.育苗法则是将处理好的种子在春季撒播苗床内,然后覆1.5-2厘米的细土,播后半月可出苗,其间必须及时浇水锄草,保持床内湿度,以防因缺水造成幼苗枯死,移栽可在当年10月出或第二年春进行。移栽行距应为25-28厘米。株距应为13-18厘米,此法虽节省种子,但黄芪根多生杈。

    六、田间管理

    1、中耕锄草。苗壮后要及时进行中耕锄草,以防杂草与黄芪争肥争水影响产量,当苗高30厘米后可适当培土封垄,防止倒伏。

    2、适应追肥安全有效肥料。封垄前应开沟每亩施农家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硫酸氨5千克,然后覆土浇水。

    3、及时防止病虫害。白粉病是黄芪的主要的大敌,此病不除可使叶子早黄脱落,并且蔓延快速,因此须用50%的甲基布托津1000倍液喷雾除治。对烂根病可将其整株拔掉烧毁,并用石灰粉对病坑消毒。如黄芪生有蚜虫可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杀,应连续喷杀两次,中间时隔为一周。

    最后的衷告:

    随着全社会对中药质量意识的提高,中药材规范种植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其自身质量的保障,当然也是中药材增产创收的必由之路,因此2005年药典对黄芪的质量特作了质量要求与限定。典文明确规定农药残留量六六六粉不得超过千万分之二,滴滴涕不得超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不得超过千万分之一,重金属铅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超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超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二十。因此希望药农栽种管理黄芪时千万不要使用含有以上元素的化肥农药,以免影响黄芪的内在质量,不要由此导致自己所种植的黄芪卖不出好价钱。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黄芪的栽种管理技术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黄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但幼苗对不良环境抵抗能力弱,所以必须精细管理。

    1、间定苗:当幼苗出现5片小叶片,按株距6~8cm进行间苗,缺垄断苗处可补苗。

    2、松土除草:直播黄芪一般在幼苗出齐后,结合间苗进行一次中耕除草。以后据田间状况锄草2~3次。育苗田除草要求严格,及早进行人工除草,保持田间无杂草,地表层不板结。

    3、水肥管理:黄芪虽耐旱,但在幼苗和返青期需水较多,在这两个时期应及时灌水,其他时间不遇特别干旱,一般可不浇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根部腐烂。黄芪定苗后要追施氮肥和磷肥,一般田亩追施硫铵15~17千克或尿素10~12千克,硫酸钾7~8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加速幼苗生长。花期亩追施过磷酸钙5~10千克,氮肥7~10千克,促进结实和种熟。在土壤肥沃的地区,尽量少施化肥。

    4、摘顶:如不采收种子,要适当控制高度,一般在7月份折顶或在开花期摘去花蕾,减少养分消耗,促使根部生长,确保高产丰收。

    5、病虫害防治 氮肥过多时,黄芪易感白粉病,叶片和茎杆上如覆盖一层白色粉末,后期叶与基杆发生黑斑,如不防治,会造成植株落叶枯萎而死。初期用波美0.3度的石硫合剂喷洒,或用50%的托布津800倍液叶面喷洒,10天一次,连喷2至3次。蚜虫、豆荚螟等可用晶体敌白虫100倍液喷治;发生豆荚蝇、幼虫从顶部嫩枝钻入茎杆,蛀食茎杆内有机物、植株遇风易折,要在发病前在顶部喷施菊脂类农药。防治 虫发生,如发生后,用敌白虫液浇灌,彻底消灭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黄芪的栽培技术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黄芪的施肥技巧

    有的人认为黄芪是深根性植物,可以吸收土壤深层的养分,土壤表层施肥作用不大,而深层施肥事实上又做不到,所以黄芪栽培施肥的意义不大。这是一种误解。实践证明:合理施肥对加速黄芪生长有明显作用,特别是施用磷钾肥料,对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有显著效果。磷钾肥能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根系的物质积累。

    黄芪的中耕除草

    黄芪幼苗生长缓慢,出苗后往往苗草齐长,如不及时除草,势必影响黄芪苗的生长。所以,当苗高达4~6厘米时,应进行第一次除草,并结合除草间掉过密的苗,除草后立即中耕培土。当苗高达7~8厘米时,进行第二次除草;定苗后进行第三次除草,除草后亦要中耕培土。

    黄芪的定苗、补苗

    当黄芪苗高达10~15厘米时,按株距15厘米左右定苗。定苗时要留壮苗,并要留匀留正。同时,黄芪往往因干旱或种子硬实而出苗不齐,发生缺苗断行。为确保苗齐,在定苗的同时应进行移苗补栽。补苗时要浇水,以保证补苗的成活率。但补栽的苗容易形成“鸡爪芪”。最好尽量少补苗。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