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药方剂H 中药方剂H 关注:0 内容:2554

    茴香丸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茴香丸–《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处方】白术30克,白茯苓30克,炒八角30克,吴茱萸30克,荔枝核30克,山楂核30克,橘核90克,枳实24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4.5克。

    【功能主治】温经导滞,理气止痛。主治寒凝肝经。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空腹时姜汤送下。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茴香丸–《宣明论》卷十三

    【处方】茴香(炒)半两,良姜半两,官桂半两,苍术1两(汁浸)。

    【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止痛。主治男子、妇人脐腹疼痛刺胸膈不止者,下元久冷。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食后生姜汤送下;止痛,温酒送下。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茴香丸–《普济方》卷三九九

    【处方】陈皮、茱萸、三棱、莪术、丁香、枳壳(炒)、茴香(炒)、槟榔(炒,去巴)、神曲、麦芽各等分,使君子100个。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虫积气痛。

    【用法用量】空心饭饮送下;或姜汤送下亦可。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九

    茴香丸–《局方》卷五

    【别名】茴香煎

    【处方】威灵仙(洗去土)3两,川乌头(炮,去皮脐)3两,陈皮(去白)3两,防风(去苗)3两,川楝子(麸炒)3两,萆薢3两,乌药(去土)5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2两,赤小豆8两,茴香(炒)8两,地龙(去土,炒)7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服补虚损,除风冷,壮筋骨,明耳目。主治丈夫无脏久虚,冷气攻冲,脐腹绞痛,腰背拘急,面色萎黄,饮食减少,及膀胱、小肠气痛,并肾脏风毒,头面虚浮,目暗耳鸣,脚膝无力,肿痛生疮;妇人血脏虚冷,食减力少,肢体疼痛。消渴,虫食津液而渴者。

    【用法用量】茴香煎(《鸡峰》卷七)。

    【摘录】《局方》卷五

    茴香丸–《名家方选》

    【处方】鹿角霜5两,茴香2两,胡椒1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疝瘕,腰腹痛或引囊及囊大者。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名家方选》

    茴香丸–《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

    【处方】胡芦巴8钱,茴香6钱,巴戟2钱,川乌2钱,川楝肉4钱,吴萸5钱。

    【制法】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小腹冷癖,有形如卵,上下走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小儿5丸,盐酒送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

    茴香丸–《圣惠》卷七

    【处方】茴香子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硇砂3分,天麻3分,木香3分,白附子3分(炮裂),白矾3分(烧令汁尽),阿魏3分(面裹,煨面熟为度),自然铜3分(细研),干蝎1两(微炒),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风冷气,脐腹虚胀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葱白煎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

    茴香丸–《普济方》卷二十九引《指南方》

    【处方】茴香1两,香附半两,菟丝子2两,桑螵蛸半两,盐(炒过)2钱。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虚寒,小便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九引《指南方》

    茴香丸–《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茴香(炒)1两,荜澄茄1两,槟榔1两,木香1两,苦楝子1两,硇砂(细研)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炒),桃仁3分(汤浸去皮,麸炒黄,研),阿魏1两半。

    【制法】上为末,次以酒化阿魏,同硇砂、桃仁膏入少面熬令得所,同上件药末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盲肠风气,小肠疼痛,不可忍。

    |


    1
    2
    3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