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病外治”理论是指通过人体体表、穴位、经络给以不同制剂的药物或者物理治疗方法,激发脏腑功能的转化改善,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早在《内经》即有“病于内,表于外”的记载,即病在脏腑,但反应在体表,并可以通过对体表的治疗达到治愈脏腑疾病的目的。《素问·血气形成》日:“病生于筋,治之以熨,”也就是筋骨之病可以采取热敷的方法。清代中医外治宗师吴师机提出:“药熨本同饮汁,而膏摩何减于燔针,”又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法即内治之法,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并说:“外治可统治百病。”这些均说明了外治法可治多种疾病,其功能同服药,内外治药物机制相同,只是给药途径不同。
中医外治途径是经络穴位,它是人体气血运行、内联脏腑、外络肢端、沟通内外、贯彻上下的通道。当机体因某种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受损时,在体表相应部位会出现如疼痛、肿胀、过敏或肢体功能障碍等现象。反之肢体出现异常也会通过经络反应到脏腑,出现心跳、气促、腹胀、腹泻等脏腑功能紊乱的现象。由中医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内和外其实是对立统一的,《金匮要略》指出:“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所以与内并行而能补内治不及者也。”历史不同时期促使了中医的整体理论的形成和实际应用,无疑也为中医外治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医学家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指凡是一切气血运行遇热才畅行,遇寒则凝涩。《灵枢·刺节真邪》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是说“血液循环凝涩、留滞,非用火调,不能去病”。说明古代医学早已发现通过火疗的温热刺激,可起到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加快经脉之气血运行的作用。
内病外治是在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下,主要运用中药的各种不同的制剂形成,通过机体、肌表、孔窍、穴位,作用于经络、气血、脏腑、局部病灶,从而达到祛除机体内在疾病、调整和提高机体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外治的内容相当丰富,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包括多种具体治疗手段。概而言之,一切从体表施治的方法均属外治法的范畴。如临床上常用的敷、贴、熨、熏、浸、洗、擦、坐、枕、按摩等皆属之。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中医学的不断发展,有些外治法(如针灸、推拿等)随着其理论体系的完善,已形成了专门学科。
火疗类似中药熏蒸治疗,可用于多种病症。清代吴师机对此论述日:虽熏蒸量宜为之是寒证,即是热证亦可用之。其因由:一则得热则行,二则以热引热,使热外出也。故不但风、寒、湿证可用熏蒸法,即热证亦可用之,因气血得热则行,见冷则凝。热能使患处气血流通,经络和畅,从而消肿止痛,还可使毛孔疏松、腠理得开、热毒外泄,这就是得热则行,以热引热之意。这些论述与现代微循环研究结果及人体的产热散热机制完全相符。对于火疗液等外治用药,吴氏认为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因此,火疗配方选药的余地是很大的。在火疗加热条件下,热发药性,引药人体,药助热势,协同发挥治疗作用,因而疗效独特。
火疗所产生的治疗性能具有显著、强大、持久的生理、药理效应。具体表现为火疗产生的热能与对症使用的药物产生协同效应。治疗过程中,火疗不仅运用了灸疗经络热效应的作用,还综合了燃烧加热、药物熏蒸疗法的优点。当全身燃烧时,火疗液里的药物成分会通过皮肤系统进入体内,由表皮渗透到真皮、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组织器官中。热是一种物理因子,热疗属物理疗法的范畴。火疗过程的热效应是由源源不断的热药蒸汽以对流和传导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而药疗效应或是由熏蒸药物中逸出的中药粒子作用于体表直接产生杀虫、杀菌、消炎、止痒、止痛等作用,或是经透皮吸收后,通过激活组织细胞受体的生物化学过程发挥药疗作用。火疗时,丰富的热能和大量药物持续作用于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药理效应。“热”与“药”这一对治疗因子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机体产生协同增效作用的。在药气的温热刺激作用下,会使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周围组织营养得以改善,让体内“邪毒”随汗排出体外;药气的温热刺激还使毛孔打开,直接透过肌肤、孔穴、经络吸收药物,并通过扩散、辐射等途径,深入到内部器官,达到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疗效。既扶元固本,消除疲劳,给人以舒畅之感,同时又能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打破原有的病理反射联系,激活人体组织细胞的免疫功能,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中医理论明确指出“气血不畅,百病乃变化而生”。火疗法集经络热效应、中药熏蒸疗法于一体,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畅气血、疏通经络、调理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等作用,从而实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