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药方剂H 中药方剂H 关注:0 内容:2554

    藿香正气口服液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藿香正气口服液–《中国药典》

    【处方】苍术160g,陈皮160g, 厚朴(姜制)160g,白芷240g, 茯苓240g,大腹皮240g, 生半夏160g, 甘草浸膏20g, 广藿香油1.6ml, 紫苏叶油0.8ml。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澄精液体;味辛、微甜。

    【炮制】上十味,厚朴加60%乙醇加热回流1小时,取乙醇液备用;苍术、陈皮、白芷加水蒸馏,收集蒸馏液,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备用;大腹皮加水煎煮二次,滤过;茯苓加水煮沸后于80℃温浸二次,滤过;生半夏用水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上述各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加乙醇使沉淀,滤过,滤液与厚朴乙醇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及上述蒸馏液,混匀,加水使全量成2050ml,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8~6.2,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祛暑,化湿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夏伤暑湿,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10ml,一日2次,用时摇匀。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隐藏
    变装
    中药方剂H 中药方剂H 关注:0 内容:2554

    藿香正气散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处方】藿香(二钱),紫苏(去梗.一钱半),厚朴(姜制.炒)、茯苓(去皮)、陈皮、白芷、半夏(汤洗七次)、桔梗(去芦)、大腹皮、白术,各一钱。甘草(炙.一钱二分)。

    【功能主治】治伤寒头疼,增寒壮热,或感湿气,霍乱泄泻,常服除山岚瘴气。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藿香正气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梗,各二两。藿香(去土)三两,甘草(炙)二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妇人产前、产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并宜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姜钱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30克,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60克,藿香(去土)90克,甘草(炙)7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等。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同煎至100毫升,热服。如欲出汗,覆盖衣被。

    【备注】方中藿香芳香化温,和中止呕,并能发散风寒,紫苏、白芷辛香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兼可芳香化浊;厚朴、陈皮、半夏曲行气燥湿,和中消滞;白术、茯苓健脾去湿;大腹皮行气利温;桔梗宜肺利膈;生姜、大枣、甘草调合脾胃,且和药性。诸药合用,共成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藿香正气散–《笔花医镜》卷一

    【处方】藿香1钱,砂仁1钱,厚朴1钱,茯苓1钱,紫苏1钱,陈皮1钱,白术7分,制半夏7分,桔梗7分,白芷7分,炙甘草5分。

    【功能主治】憎寒壮热,胸膈满闷,口吐黄涎之类。

    【摘录】《笔花医镜》卷一

    藿香正气散–《温热经解》

    【处方】藿香1钱,川朴8分,甘草8分,茯苓2钱,制半曲1钱半,薄荷8分,陈皮1钱,苏梗1钱,白术8分,建曲1钱半,大腹皮1钱,豆豉1钱半。

    【功能主治】夏令外感风寒,身温无汗,吐泻交作者。

    【摘录】《温热经解》

    藿香正气散–《内科摘要》卷下

    【处方】桔梗1钱,大腹皮1钱,紫苏1钱,茯苓1钱,厚朴(制)1钱,甘草(炙)5分,藿香1钱5分。

    【功能主治】外感风寒,内停饮食,头疼寒热,或霍乱泄泻,或作疟疾。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热服。

    【各家论述】《冯氏锦囊秘录》:正气强旺则外无感冒之虞,脾胃健行则内无停食之患,稍有不足,外感内伤交作。以甘、桔、紫苏辛甘散其外邪;厚朴、大腹苦辛通其内滞;藿香为君主,内可和中,外可解表,统领诸剂成功,正气赖以复矣,故名藿香正气。

    【摘录】《内科摘要》卷下

    藿香正气散–《幼科证治大全》

    【处方】藿香1钱半,甘草(炙)5钱,腹皮5钱,白芷5钱,白术5钱,桔梗5钱,陈皮5钱,厚朴5钱。

    【功能主治】婴孩小儿,伤寒头痛,憎寒壮热,痰喘咳嗽,心腹疼痛,吐泻虚肿,疳伤。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幼科证治大全》

    藿香正气散–《普济方》卷三六八

    【处方】藿香叶、厚朴(制)、半夏(制)、甘草(炙)、苍术

    | 1 2 3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中药方剂H 中药方剂H 关注:0 内容:2554

    藿香正气水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藿香正气水–《中国药典》

    【处方】苍术160g, 陈皮160g, 厚朴(姜制)160g,白芷240g,茯苓240g,大腹皮240g, 生半夏160g,甘草浸膏20g,广藿香油1.6ml, 紫苏叶油0.8ml。

    【性状】本品为深棕色的澄清液体(久贮略有浑浊);味辛、苦。

    【炮制】以上十味,苍术、陈皮、厚朴、白芷分别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前三种各收集初漉液400ml,后一种收集初漉液500ml,备用,继续渗漉,收集续漉液,浓缩后并入初漉液中。茯苓加水煮沸后,80℃温浸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取汁;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大腹皮加水煎煮3小时,甘草浸膏打碎后水煮化开;合并上述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用乙醇适量溶解。合并以上溶液,混匀,用乙醇与水适量调整乙醇含量,并使全量成2050ml,静置,滤过,灌装,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祛暑,化湿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夏伤暑湿,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10ml,一日2次,用时摇匀。

    【规格】每瓶装10ml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中药方剂H 中药方剂H 关注:0 内容:2554

    藿香正气汤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藿香正气汤–《医门八法》卷二

    【处方】大腹皮3钱,紫苏2钱,藿香2钱,甘草1钱,桔梗2钱,陈皮2钱,茯苓2钱,苍术2钱(炒),川朴2钱(捣),法夏2钱(研),白芷2钱,乌梅肉5个。

    【功能主治】霍乱之重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医门八法》卷二

    藿香正气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杜藿梗3钱,薄川朴1钱半,新会皮2钱,白芷2钱,嫩苏梗1钱半,姜半夏3钱,浙苓皮4钱,春砂仁8分(分冲)。

    【功能主治】温中化浊。主治湿滞挟秽。

    【各家论述】秀按:吾绍地居卑湿,时值夏秋,湿证居十之七八,地多秽浊,人多恣食生冷油腻,故上吸秽气,中停食滞者甚多。方以藿、朴、二陈温中为君;臣以白芷、砂仁芳香辟秽;佐以苏梗、苓皮辛淡化湿。合而为温化芳淡,湿滞挟秽之良方。惟温热暑燥,不挟寒湿者,不可妄用。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藿香正气汤–《疡医大全》卷九

    【处方】白术、陈皮、半夏、桔梗、砂仁、藿香、苏叶、白芷、甘草、白茯苓、厚朴。

    【功能主治】散风寒,消饮食,止呕吐,定泻痢。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疡医大全》卷九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中药基础 中药基础 关注:0 内容:9786

    藿香正气水外用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藿香正气水由藿香、厚朴、法夏、紫苏等组成,有芳香化湿、解暑发表之功,适用于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脘痞、呕吐腹泻等,多用于内服。临床观察发现,其外治亦有诸多新功效,介绍如下,供选用。

    1.吴萸粉10克,用藿香正气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孔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天。可芳香化湿、理气止痛,适用于暑湿或寒湿泄泻。

    2.丁香、黑胡椒各等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藿香正气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连续3天。或取车前子、丁香、肉桂、枯矾各等份,共研细末,用藿香正气水调糊,外敷于肚脐孔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一次,连续3~5天。可温中固下、芳香化湿、理气止痛,适用于慢性结肠炎。

    3.丁香、肉桂各等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藿香正气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孔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一次,连续3天。可芳香化湿、理气止痛,适用于小儿秋泻。

    4.取藿香正气水适量,用消毒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5次,连续3~5天。可祛湿止痒,适用于小儿瘙痒性皮肤病。

    5.黄芪10克,苍术6克,丁香4克,冰片1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每次使用时取药末适量,用藿香正气水调为稀糊状外敷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连续7~10天。可益气健脾,适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6.取藿香正气水适量,用消毒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5次,连续3~5天。可祛湿止痒,适用于阴囊湿疹。

    7.取藿香正气水加等量冷开水混匀。用药前洗净患处,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而后取上药外部涂擦,每日3~4次,连续3~5天。可清热祛湿,适用于小儿疖病。

    8.将患处洗净,取藿香正气水少许涂搽于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一周。可活血通络、消肿止痛,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冻疮破溃者不宜。冬季来到后,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还可预防冻疮。

    9.凌霄花100克,加水1500毫升,水煎30分钟,去渣取汁,加藿香正气水两支,混合均匀,坐浴并洗涤患处,每日两次,连续3~5天。可祛风除湿、止痒止痛,适用于阴痒。

    10.取藿香正气水两支,倒入浴水中洗浴,每日两次,连续3天。可祛暑利湿,防治小儿暑痱。

    11.取藿香正气水一瓶,用棉球浸透后,放置于肚脐孔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2次,连续3天。可芳香化湿、理气止痛,治疗小儿感寒、伤食腹痛。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