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梅花针 梅花针 关注:0 内容:79

    惊风梅花针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证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西医学称小儿惊厥。

    急惊风病因以外感六淫、疫毒之邪为主,偶有暴受惊恐所致。

    外感六淫,皆能致痉。尤以风邪、暑湿、疫痉之气为主。小儿腠理不密,易感受时邪,由表入里,邪气盛而壮热,热极化火,火盛生痰,甚则入营入血,内陷心包,引动肝风,出现高热神昏、惊厥、发斑吐衄,或见正不胜邪,内闭外脱。若因饮食不节,或误食污染有毒之食物,郁结肠胃,痰热内伏,气机不畅,郁而化火。痰火湿浊,蒙蔽心包,引动肝风,则可见高热昏厥,抽风不止,呕吐腹痛,痢下秽臭。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充,不耐意外刺激,若目触异物,耳闻巨声,或不慎跌仆,暴受惊恐,使神明受扰,出现惊叫惊跳,抽描神昏。

    总之,急惊风的主要病机是热、痰、惊、风的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其主要病位在心肝两经。小儿外感时邪,易从热化,热盛生痰,热极生风,痰盛发惊,惊盛生风,则发为急惊风。

    慢惊风主要是由于吐泻久痢,病后体虚、过食寒凉。病机为脾虚肝旺、脾肾阳衰、阴虚风动。或者急惊风后驱邪不利,而至肝肾阴虚,虚风内动。

    惊风梅花针疗法一

    叩刺部位:水沟、中冲、合谷、内关、太冲、涌泉、十宣。

    操作规程: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采取轻刺激对以上穴位进行叩刺,每穴10~20下,注意手法要轻要均匀,以小儿能忍耐为度,叩至皮肤微红即可。

    操作间隔:每日1次,严重者要送往医院救治。

    主治:小儿急惊风。症见突然发病,突然出现高热、神昏、惊厥等。

    惊风梅花针疗法二

    叩剌部位:百会、印堂、气海、足三里、脾俞、太冲、关元、阳陵泉。

    操作规程: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采取轻刺激对以上穴位进行叩刺,每穴10~20下,注意手法要轻要均匀,以小儿能忍耐为度,叩至皮肤微红即可。

    操作间隔: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小儿慢惊风。症见起病缓慢、病程长、面色苍白、嗜睡无神、抽搐无力、时作时止。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