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百病拔罐 百病拔罐 关注:0 内容:117

    面瘫的拔罐疗法[图]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面瘫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本病起病急骤,颜面向健侧歪斜,患侧肌肉松弛,额纹消失,眼睛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不能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部分病人初起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一般分为风寒外袭和痰浊内阻2型。

    一、风寒外袭

    (一)症状

    起病急,多在晨起起床后发现口角歪斜、流口水,不能自止,进食后易造成食物残留,不能鼓腮、吹口哨等,可伴有恶寒发热,颈项不舒,多在吹风、吹空调后犯病。

    (二)治法

    (1)选穴 太阳、上关、下关、颊车、地仓、外关、合谷。

    (2)定位 太阳: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见图2-20-1)。

    上关:在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见图2-20-1)。

    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闭口,由耳屏向前摸有一高骨,其下方有一凹陷,若张口则该凹陷闭合和突起,此凹陷为取穴部位,见图2-20-1)。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见图2-20-1)。

    地仓: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正坐平视,瞳孔直下垂线与口角水平线相交点为取穴部位,见图2-19-9)。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见图2-20-2)。

    面瘫的拔罐疗法[图] 面瘫的拔罐疗法[图]

    图 2-20-1 太阳、上关、下关、颊车 图 2-20-2 外关、合谷

    合谷: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20-2)。

    (3)拔罐方法 艾灸法、闪罐法。可先用梅花针轻轻叩刺患侧面部太阳、上关、下关、地仓、颊车处,然后在上述穴位上闪罐5~10分钟,再用艾条温和灸15分钟,每日1次,3次为l疗程。另嘱患者用热毛巾湿敷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

    二、痰浊内阻

    (一)症状

    颜面向健侧歪斜,患侧肌肉松弛,可见患侧额纹消失、眼睛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不能作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可伴有言语不利、舌强硬、舌歪斜等症。

    (二)治法

    (1)选穴 太阳、上关、下关、颊车、阳白、地仓、合谷、中脘、足三里、丰隆。

    (2)定位 太阳:见前。

    上关:见前。

    下关:见前。

    颊车:见前。

    阳白: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见图2-20-3)。

    地仓:见前。

    合谷:见前。

    中脘:在上

    | 1 2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