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颌关节又称颞下颌关节,是由颞骨的下颌关节凹、下颌骨的髁状突和关节纤维软骨盘及关节囊韧带、咀嚼肌组成,是面部唯一的活动关节,是可以转动运动和滑动运动的左右联合关节。本病是口腔科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运动功能障碍、关节区弹响等综合征。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已知病因多与错牙,缺牙、过度磨损以及长期单侧咀嚼有关;或者由咀嚼食物用力过猛,以及风寒刺激所致;或者由传染性疾病,关节附近化脓病灶的扩散所致;或者由骨、软骨等其他疾患所引起。多数属关节功能失调,预后良好,但极少数病例也可发生器质性改变。
颞颌关节紊乱症属于中医学“痹证”的范畴。《素问痹论》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诸病源候论》曰:“风湿痹病之状,或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痛,风寒湿之气杂至,合而成痹。”可见本病除先天、创伤等病因外,与风、寒、湿、热均有关系。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小针刀疗法一
针刀定点:颧弓下凹处(下关穴)。
操作规程:患者侧卧位,患侧朝上,闭口,把颧弓下凹处(下关穴)作为治疗点。使针体垂直于下颌颈部骨而,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然后刺人,针刀刃达下颌头前面之关节翼肌窝,纵行疏通剥离2~3下。稍提起针刀令针体垂直皮肤,触及紧张痉挛之软组织,切割2~3刀,切断部分过于紧张的冀外肌纤维,出针。
针刀治疗完毕,对患者而颊部,下颌部轻揉按摩几分钟。
操作间隔:一般一次即可痊愈,不愈者隔5~7日再行针刀术。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小针刀疗法二
针刀定点:髁状突的前后缘和关节面的最高点以及周阶的压痛点、颧弓下缘压痛点。
操作规程:患者侧卧位,患侧朝上,闭口。术者手指放在耳前方的颞颌关节处,将髁状突的前后缘和关节面的最高点以及周围的压痛点、结节、条索,作为主要的治疗点。使针体垂直于皮肤,刀口线与牒状突的软骨面平行,然后刺入,到达骨面后,给予纵行疏通,横向剥离治疗手法在裸状突的后缘切2~3刀。颧弓下缘压痛点,使刀口线与下颌头纵轴方向一致,将针体垂直骨面刺入,纵行疏通剥离,横行摆动。若有硬结,可将刀口线转动90,纵行切几刀。
针刀治疗完毕,对患者面颊部、下颌部轻揉按摩几分钟。
操作间隔:一般一次即可痊愈,不愈者隔5~7日再行针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