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百病拔罐 百病拔罐 关注:0 内容:117

    盆腔炎的拔罐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盆腔炎是指妇女盆腔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组织受细菌感染后引起的炎症病变。炎症可以是一部分单独发生,也可以是几部分同时发生。大多因流产、分娩、产褥、刮宫术消毒不严、经期不卫生等,被细菌感染后而引发。本病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治疗不当,可迁延成慢性。急性期表现为高热寒战,下腹胀痛,白带增多,呈脓样,有腥臭气味,伴有腹泻或便秘;慢性期表现为下腹隐痛及有下坠感,腰骶酸痛,月经失调,痛经,低热,白带增多,精神不振,重者可导致不孕症。一般分为寒湿内蕴和湿热瘀阻2型。

      一、寒湿内蕴

      (一)症状

      下腹有胀冷痛感、下坠感,受凉加重,遇暖缓解,带下增多,色白质稀,或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头晕神疲乏力,腰骶酸痛,畏寒肢冷,或婚久不孕。

      (二)治法

      (1)选穴 肾俞、关元、归来、阴陵泉、三阴交。

      (2)定位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归来: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拔罐方法 灸罐法。先用艾条点燃温灸各穴15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及人体感觉舒适为宜,之后吸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湿热瘀阻

      (一)症状

      时有低热,下腹一侧或双侧胀痛、刺痛、热痛,或有胀痛感、下坠感,劳累后或经期症状加重,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有血块,血块流出则疼痛减少,带下增多,色黄黏稠,有气味,小便色黄,腰部酸痛,婚后不孕。

      (二)治法

      (1)选穴 肝俞、肾俞、血海、地机、三阴交。

      (2)定位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见前。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地机: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nb

      |


      1
      2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隐藏
      变装
      百病推拿 百病推拿 关注:0 内容:221

      盆腔炎的推拿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概述】

        盆腔炎是指盆腔内脏器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病变,其中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腹膜及盆腔结缔组织等炎性病变。其炎症可以局限于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同时发生。临床以输卵管炎较为多见。根据发病的过程,可以分为急性、慢性盆腔炎。

        本病主要症状是发热,白带多,持续性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或坠痛,经期加重,有时有月经不调及痛经,子宫及附件有明显压痛,可扪及包块。现代医学认为多因分娩、流产、月经期同房、妇科手术后细胞感染所致。中医则认为本病与湿热蕴结、寒湿凝滞及气滞血瘀有关。湿热蕴结者以下腹胀痛下坠,带下黄稠秽臭,尿黄为特征;寒湿凝滞者以少腹剧痛,得温则减,形寒畏冷,带下色白质稀为特征;气滞血瘀者以少腹刺痛较剧,入夜尤甚,腹痛腰酸,伴有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为特征。

        按摩能理气活血,或散寒利湿,或清热利湿,分别治疗各型盆腔炎。

        【按摩疗法】

        1.湿热蕴结

        (1)取仰卧位,用一指禅推或揉气海、关元穴至耻骨联合处;再用掌按揉腹部3分钟。

        (2)取仰卧位,用指擦法擦大腿外侧,以热为度;再用拇指点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行间穴各2分钟。

        (3)取俯卧位,以拇指外侧缘自下而上反复擦督脉,以热为度;再用禅推法推两侧肝俞、脾俞、三焦俞、肾俞、膀胱俞穴各1分钟。

        2.寒湿凝滞

        (1)取仰卧位,用掌摩法以关元为中心,顺时针、逆时针按摩小腹各100次;再用掌擦法,双手斜向擦小腹部,以热为度;最后用掌按法持续按压神阙穴3分钟。

        (2)取仰卧位,家人用拇指按揉两下肢地机、血海穴各2分钟。

        (3)取俯卧位,家人用指擦法直擦腰骶部,以热为度;再用拇指按揉膈俞、肝俞、脾俞、三焦俞、膀胱俞、八髎、长强穴各1分钟。

        3.气滞血瘀

        (1)取仰卧位,用掌按法持续按压气海穴3分钟;再用掌揉法反复揉动小腹2分钟;最后用掌擦两侧胁肋部2分钟,以有热感为度。

        (2)取仰卧位,用拇指按揉两下肢地机、太冲穴各2分钟。

        (3)取俯卧位,用拇指按揉两侧膈俞、肝俞、脾俞、三焦俞、八髎穴各1分钟。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