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脐疗临床 脐疗临床 关注:0 内容:232

    皮肤瘙痒症脐疗方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1方(祛瘀散)

    【药物】红花、桃仁、杏仁、生栀子各等量,冰片适量。

    【制法】前4味研细末,加入冰片,用凡士林或蜂蜜调成稠糊状。

    【用法】摊成3厘米x3x1厘米大小饼块,直接敷脐上,再用敷料覆盖固定,每日换药1次。用于皮肤瘙痒症。

    【疗效】治疗90例,其中荨麻疹38例,治愈37例,好转1例;全身皮肤瘙瘁症21例,治愈21例;局限性皮肤瘙痒症5例,治愈5例;痒疹26例,治愈24例,好转2例。一般4次见效。

    【验案】患者,男,60岁,1981年6月13日初诊。全身皮肤瘙痒,脱屑7年,每遇冬令及饮食不当则瘙痒更甚,彻夜不眠。经几所医院皮肤科诊为“皮肤瘙痒症”。长期使用抗过敏、镇静剂及温泉浴治疗,均未见明显疗效,近年来瘙痒更甚。诊见全身皮肤呈散在苔藓样变,满布小片状暗红斑丘疹,表皮脱屑,全身均有抓痕,色素沉着。经用祛瘀散外敷脐部14次,瘙痒全止,皮疹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出处】《广西中医药》。

    【备注】填脐后病人脐部可出现瘀血斑,出现越早,疗效越好。又,笔者用上方加蝉衣、僵蚕,治疗荨麻疹等引起的皮肤瘙痒,疗效颇佳。

    2方(止痒散)

    【药物】红花、桃仁、杏仁、生栀子、荆芥、地肤子各等份。

    【制法】研细末,蜂糖调糊状,摊成大小药饼。

    【用法】敷肚脐。用于小儿皮肤瘙痒症。

    【验案】患者,男,9岁,1981年6月15日初诊。患儿四肢及胸腹皮肤瘙痒月余,尤以晚间更甚,久治罔效。可见皮肤散布细小红丘疹。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湿热蕴于肌肤。选用止痒散敷肚脐,外用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每日1次,3次后皮肤瘙痒明显好转,5次痒止,再敷2次痊愈。

    【出处】《陕西中医》。

    3方

    【药物】桃仁15克,红花15克,杏仁15克,栀子15克,冰片7克。

    【制法】先将红花、栀子烘干,研为细末过筛,再把桃仁、杏仁研为细末,二者混合调匀,然后加入冰片,再研一遍,药粉纳瓶备用。

    【用法】将药粉用凡士林或蜂蜜调成膏,敷神阙穴,外用纱布包裹,1~2天换药1次,7次为1疗程。

    【疗效】治疗27例,痊愈15例(占55%);显效5例(占19%);好转4例(占15%);无效3例(占11%)。总有效率为89%。

    【出处】《湖南中医杂志》。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隐藏
    变装
    飞针 飞针 关注:0 内容:92

    皮肤瘙痒症飞针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皮肤瘙痒症系指临床上无原发损害,且以瘙痒为主的感觉功能异常性皮肤病。依据皮肤瘙痒的范围或部位,可分为局限性和泛发性两类。

    本病属于中医学“风瘙痒”、“痒风”、“阴痒”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皮肤腠理受风邪外袭,或血热内扰,或血虚失养等所致。

    刺激部位:手阳明经筋肘下至手指段,足阴线,膈俞,血海,局部阿是刺激区,背腰部反应点。

    风热加项侧线、背侧1线上胸段、大椎,阴血亏虚加背侧1线上胸段、上腹部刺激区,湿热内蕴加下腹中线、内庭,寒凝血涩加腰中线、下腹中线,肛门瘙痒加足太阳线,外阴瘙痒加足厥阴经筋小腿部段。

    针具选取:圆利针,丛针,三棱针,镵针。

    操作规程:足阴线、下腹中线、项侧线、背侧1线、腰中线、足太阳线用圆利针飞针刺激,手阳明经筋、局部阿是刺激区、上腹部刺激区、足厥阴经筋用丛针飞针刺激,膈俞、血海、大椎、内庭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在背部寻找阳性反应点,用镵针划割,以微出血为度,若反应点不是很明显,可以膈俞替代。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