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药方剂S 中药方剂S 关注:0 内容:1368

    桑螵蛸散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桑螵蛸散

    《本草衍义》卷十七:桑螵蛸散

    【药方名称】桑螵蛸散

    【处方】桑螵蛸 远志 石菖蒲 人参 茯神 当归 龙骨 龟版(醋炙)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补肾养心,涩精止遗。治心肾两虚,小便频数,如稠米泔,心神恍惚,健忘食少,或溺后遗沥不尽,或睡中遗尿,或梦遗失精,舌淡苔白,脉细弱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人参汤调下,夜卧服。

    【备注】方中桑螵蛸补肾涩精,龙骨涩精安神为君;人参,茯神、富蒲,远志益气养心,安神定志为臣;当归、龟版养血滋阴为佐。诸药配合,既能补肾益精,涩精止遗,又能补养心神,从而起到调补心肾,交通上下,收敛固涩的效果。

    【摘录】《本草衍义》卷十七

    《妇人大全良方》卷八:桑螵蛸散

    【药方名称】桑螵蛸散

    【处方】桑螵蛸30枚(炒)鹿茸 牡蛎粉 甘草各60克 黄耆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补肾益气,固脬止遗。治妇人下焦虚冷,肺气不足,小便频数,亦治男子肺肾两虚之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姜汤调下。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八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 关注:0 内容:1409

    桑螵蛸的炮制方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来源】

    本品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 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小刀螂 Statilia maculata(Thunberg)或巨斧螳螂 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lle)的干燥卵鞘。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药典85》)。

    二、切制 用时剪碎(《药典85》)。

    三、炮炙

    1.蒸制 蒸透(《药典85》)。

    2.盐制

    (1)盐炒 取净桑螵蛸,加入盐水拌匀,焖润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每桑螵蛸100kg,用食盐2.5kg(《规范》)。

    (2)盐蒸 取桑螵蛸,拣净杂质。每桑螺蛸500g,用食盐15g,以适量开水溶化,趁热和匀,浸透,蒸2小时,取出晒干(《广东》)。

    3.酒制 取蒸过的净桑螵蛸,加酒喷洒均匀,微润,炒干为度。每桑果蛸100kg,用黄酒10kg(《四川》)。

    4.炒制 取生桑螵蛸,炒至具焦斑(《浙江》)。

    5.麸制 拣去杂质,蒸约1小时,取出,晒干或烘干,用麦麸炒至徽黄色取出,筛去麦麸即得(《湖南》)。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鉴别 中药鉴别 关注:0 内容:661

    桑螵蛸的鉴别方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桑螵蛸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益肾固精、缩尿止浊的功能。用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等病症。原动物有四种。商品从形状分有:团螵蛸、长螵蛸、黑螵蛸三种。

    来源 为螳螂科动物大刀螂 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maculata Thunb.、薄翅螳螂Mantis relgiosa L.和巨斧螳螂 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lle)的干燥卵鞘。

    产地与分布 1.团螵蛸:主产广西、云南、湖北、河北、甘肃、辽宁等省。此外、河南、山东、四川、江苏等省亦产。

    2.长螵蛸:主产浙江、江苏、山东、湖北等省。

    3.黑螵蛸:主产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省。

    鉴别要点 三种桑螵蛸均为多数膜状薄层组成。而团螵蛸类圆而成团状、浅黄色,质轻松有韧性;长螵蛸则呈长条形、灰黄色、质坚脆;黑螵蛸则为平行四边形、黑褐色,质坚韧。三者略有差异。

    名典鉴别 ①《神农本草经》:“桑蜱蛸味咸平。主伤中疝瘕、阳痿、益精生子……生桑枝上,采蒸之。”②梁?陶弘景曰:“螳螂俗呼石螂,逢树便产,以桑上者为好,是兼得桑皮之津气也。惟连枝断取者为真。伪者亦以胶着桑枝之上也。”③五代?韩保昇曰:“螵蛸在处有之,螳螂卵也。多在小桑树上、丛荆棘间。三四月中,一枝出小螳螂数百枚。”④明?《本草蒙筌》:“桑螵蛸系螳螂所生,逢荆棘即有。独取桑枝者入药,欲得桑津气引经。二三月中,方可收采。”⑤李时珍曰:“螳螂,骧首奋臂,修颈大腹、二手四足,善缘而捷,以须代鼻,喜食人发,能翳捕蝉。……深秋乳子作房,粘着枝上,即螵蛸也。房长寸许,大如拇指,其内重重有隔房。每房有子如蛆卵,至芒种节后一齐出。故《月令有》云:仲夏螳螂生也。”⑥清?《本草从新》:“桑螵蛸,螳螂卵也,须用桑树上者。”

    快速鉴别 1.团螵蛸:又名软螵蛸。形状略呈圆柱形或类圆形,长2.5~4cm,宽2~3cm,由多数膜状薄层组成。表面呈浅黄色或黄褐色;上面隆起带不很明显,底面平坦或附着在木本植物茎形成的沟陷。体轻质松,有韧性。断面可见最外有一圈海绵状物,其内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室内有细椭圆形卵,黄棕色,有光泽,气微腥。

    2.长螵蛸:又叫硬螵蛸。形状略呈长条长2.5~5cm,宽1~1.5cm。厚约1cm,一端较短,一端较细而长。表面呈灰黄色,有斜向环纹理,上面呈凸面状,其上有一带状隆起,隆起带两侧各有一浅沟,呈褐色或灰褐色,底面平坦或凹人,有的可见树皮(枝)附着在底部,为卵鞘坐落于树枝所致。质坚而脆,断面可见13~14列小形卵室,作放射状排列;卵呈椭圆形,黄棕色有光泽。气微腥。

    3.黑螵蛸:形状略呈平行四边形,长2~3.5cm,宽1~1.5cm,厚1~1.5cm。表面呈褐色,有斜向纹理,上面呈凸状,其上有一带状隆起,近尾端微上翘。质坚而韧。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基础 中药基础 关注:0 内容:9786

    桑螵蛸的简介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螵蛸功擅补肾缩泉,余治疗肾气虚弱,夜尿频频,常用缩泉丸与五子衍宗丸合而为方,加味治之。本方补益肾气,肾气足则固摄有权,自无尿频之患。

    方用:桑螵蛸、益智仁、山萸肉、枸杞子、熟地、山药、金樱子、桑椹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牛膝各50克,甘草15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服3次,每次服1丸。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基础 中药基础 关注:0 内容:9786

    桑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功能与主治】 益肾固精,缩尿,止浊。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5-10g;研末,3-5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油调敷。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