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脐疗临床 脐疗临床 关注:0 内容:232

    疝气脐疗方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1方

    【药物】白附子1个。

    【制法】研为细末,加口涎调。

    【用法】填脐。用于疝气偏坠。

    【出处】《本草纲目简编》。

    2方

    【药物】吴萸、川楝子各9克,小茴香12克。

    【制法】共为细末。

    【用法】布裹脐上。用于疝气疼痛。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3方

    【药物】盐250克。

    【制法】炒热,布包。

    【用法】趁热熨敷脐部。用于疝气疼。

    【出处】《食物疗法》。

    4方

    【药物】酢浆草、天胡荽各16克。

    【制法】上药加热饭16克,共捣烂。

    【用法】包脐眼,每日换药2次。用于疝气。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5方

    【药物】爬地黄(报春花科植物金瓜儿)叶一小把。

    【制法】捣烂,装在小酒杯内。

    【用法】覆盖在患者脐眼上,每日换药2次。用于疝气。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6方

    【药物】白附子1个,川楝子30克,广木香15克,吴茱萸20克,小茴香15克,桂枝15克。

    【制法】诸药混合粉碎为末,过筛。

    【用法】取药末15克,用黄酒调匀,放于神阙穴,上盖纱布,胶布固定,1~2日一换。用于疝气,小腹攻撑作痛,痛引睾丸肿大,或一边睾丸肿大下坠。

    【出处】《穴位贴药疗法》。

    【备注】本方如配合内服,效果更速。

    7方

    【药物】肉桂。

    【制法】研为细末。

    【用法】敷脐,用于疝气。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8方(温中傲寒散)

    药物、制法详见“胃痛”2方,此略。

    【用法】用酒调成膏,纱布包裹,压成饼状,敷神阙穴,以塑料薄膜、纱布覆盖,胶布固定,1日换药1次,10天为1疗程,中间停3~4天,再进行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用于疝气。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9方

    【药物】小茴香(盐炒)适量,青木香、广木香、吴萸各30克,大葱半斤。

    【制法】前4味药,烘干,研为细末,和大葱共捣为泥,纱布包裹。

    【用法】敷神阙穴,外加热敷,1次30~60分钟。用于疝气。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10方

    【药物】葱白10根。

    【制法】捣烂,分2份。

    【用法】加热褽脐。用于寒疝坠痛。

    【验案】患者,男,65岁,1987年1月4日诊。自幼有斜疝,经县医院外科行疝气修补术,术后刀口愈合良好,出院后患病侧仍有坠痛,且有寒凉之感,逢寒冷辄甚,服茴香桔核丸症减,停药后复然。用上法每日2次,3次后痛止,继用5次,半年未痛。

    【出处】《四川中医》。

    11方

    【药物】丹参粉末10克,生姜1片,黄酒少许。

    【制法】均匀捣膏如泥。

    【用法】敷于脐上,上覆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疗效】一般3剂可愈。36例中治愈33例(2年内无复发),显效2例,无效1例。

    【出处】《中国民间疗法》。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