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异症亦称异食癖,是指婴幼儿和儿童在摄食过程个逐渐出现的一种特殊嗜好,患儿对通常不应取食的异物,进行难以控制的咀嚼与吞食。发病年龄以幼儿为多,学龄儿也可发生。1岁以内的婴儿因尚未主动觅食,故不易发现,若4岁以后仍不能纠正,将对小儿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在中医文献中,唐《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中已有“小儿食土”治法的记载,《小儿药证直诀·诸疳》说:“脾疳,体黄腹大,食泥土,当补脾,益黄散主之。”《本草纲目》中已有采用黄连猪肚蒸丸及白术治疗嗜食泥土、生米的记载,对研究本病的病因证治提供了一定依据。
嗜异症小儿捏脊疗法一
操作规程:补脾土300次,补大肠100次,顺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振腹1分钟,三指揉脐、气海和关元100次,常规捏脊手法10遍,重点按揉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等,揉血海、足三里各50次。
操作间隔: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天为1疗程。
主治:异食病脾虚证。
嗜异症小儿捏脊疗法二
操作规程:清胃经、清大肠各30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10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3分钟,揉脐及天枢各50次,推脊手法30次。
操作间隔:每日或隔日治疗l次,7天为1疗程。
主治:异食病胃热证。
嗜异症小儿捏脊疗法三
操作规程:揉板门50次,补脾经300次,清胃经300次,清大肠300次,清小肠300次;全运内八卦50次,推四横纹5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3分钟,摩中脘100次,揉脐及天枢100次,常规捏脊手法10遍,重点按揉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等,揉血海、足三里各50次。
操作间隔: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天为l疗程。
主治:异食病虫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