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脐疗临床 脐疗临床 关注:0 内容:232

    小儿厌食症脐疗方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1方

    【药物】炒神曲、炒麦芽、焦山楂各10克,炒莱菔子6克,炒鸡内金5克。

    【制法】共研细末,加淀粉1~3克,用白开水调成稠糊状。

    【用法】临睡前敷肚脐部,再用绷带固定,第2天早上取下,每日1次,5次为1疗程。乳食停滞加陈皮6克,酒大黄5克;脾湿困中加白扁豆10克,苡米10克;先天不足加人参3克,干姜5克,炙甘草6克:脾胃虚弱加党参10克,山药10克,白术6克;恶心呕吐加半夏6克,藿香6克,枳壳6克;大便稀溏加苍术10克,诃子6克。用于小儿厌食症。

    【疗效】治疗122例,痊愈65例,显效34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4%。

    【出处】《山东中医杂志》;《中医杂志》。

    2方

    【药物】枳实、白术、砂仁各等份。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将上药用茶水调成丸填塞肚脐,外用万应膏贴封,敷药时为寅时(3~5时),连敷3天(如见皮肤起泡者勿用),一般1次见效,必要时连敷2次。用于小儿厌食症。

    【验案】患者,男,3岁半,1988年5月就诊。食欲不振近1年。1年前曾患肺门淋巴结核,经抗痨等治疗仍见消瘦、纳差、乏力,但无明显咳嗽、盗汗之症。用上法治疗1次,食欲大增,后再敷脐1次。1年后追访,患儿一切正常。

    【出处】《湖南中医杂志》。

    3方

    【药物】大黄、大白、白蔻、三仙、良姜、陈皮各等份。

    【制法】粉碎过120目筛,用凡士林调配成膏状备用。

    【用法】每次取莲子大药膏置于一块4.5厘米x4.5厘米橡皮膏中央,药膏对准脐心贴在脐上,四周粘牢,每次敷8~12小时,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最长为2疗程。用于小儿厌食症。

    【疗效】治疗300例,痊愈263例,好转28例,无效9例。多数敷5次即食欲大增。

    4方(脐敷化食丹)

    【药物】山甲、鳖甲、内金、使君子、槟榔、麝香、红榆虫、枳壳、甘草。

    【制法】山甲、内金、鳖甲砂炒醋炙,红榆虫瓦上焙干,诸药掺匀,粉碎为末加麝香过箩,蓖麻油少许调和,共为黄豆大药丸,重2.5克。将药丸放入2厘米x2厘米敷料中,中间为塑料薄膜,外层为橡皮胶布,约4厘米x4厘米,包好放入干燥处。

    【用法】用温水将脐部洗净,擦干,敷化食丹,每3天更换1次,2次为1疗程。用于小儿厌食症。

    【疗效】治疗200例,痊愈150例,显效30例,好转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6.5%。

    【验案】患者,女,3岁。患儿自1岁半断奶后,食欲低下,继之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精神不爽,时汗出,易感冒。诊断为厌食症。给化食丹2粒,6天后食欲改善,伴发症减轻,第2个疗程后,食欲明显改善,有饥饿感,大便成形,日行1次。治疗2个疗程后停药。1个月后随访,饮食增加一倍,伴发症消失,精神爽。

    【出处】《河南中医》。

    5方(千层化积膏)

    【药物】生杏仁、栀子、小红枣各适量。

    【制法】药量均为女七男八,黍米一小撮,制成膏药。

    【用法】贴于脐部。用于小儿食积、乳积和厌食症。

    【疗效】治疗40例,有效39例,无效1例。

    【出处】《河北中医》。

    6方

    【药物】生山楂9克,陈皮6克,白术6克。

    【制法】将上药共为细末。

    【用法】填于患儿脐上,每日换药2次,连续3~5日。用于小儿厌食症。

    【出处】《常见病民间传统外治法》。

    7方

    【药物】脾运膏1号(脾胃气虚型):党参、苍术、炒麦芽、焦山楂、鸡内金、砂仁、槟榔、香附(按10:10:9:9:5:6:5:6比例配药)。

    脾运膏2号(脾胃不和型):苍术、厚朴、炒麦芽、焦山楂、鸡内金、砂仁、槟榔、香附(按10:9:9:9:5:6:5:6比例配药)。

    【制法】先将药物筛选、洗净、低温烘干、称重,研细末过80目筛,混匀,封口塑料袋分装,经环氧乙烷灭菌后,装瓶密封备用。

    【用法】用时将药末(2.5克/袋)加甘油醋(1:3)混合液(5毫升/瓶)调配制成糊状,置于“天源牌”自粘性压敏胶敷料中心(规格7厘米x9厘米,中央带木浆纤维,由天津药检所提供),敷于脐部12小时/天(晚10时至次日上午10时),连用6天,停药2天,再重复用药6天,合计14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出处】《中医外治杂志》。

    8方

    【药物】大黄、槟榔、高良姜、陈皮、山楂、鸡内金、胡黄连等。

    【制法】粉碎加工为极细的粉末,用特制透皮吸收促进剂,提炼精制成膏状。

    【用法】取药膏如桐子大,敷于肚脐,外用透气胶布固定,每日1次,1次12小时,7~10天为1个疗程。

    【出处】《中医儿科杂志》。

    9方

    【药物】桂心、小茴香、丁香各5克,冰片2.5克。

    【制法】研磨成粉状。

    【用法】配以米醋调制成糊状,涂敷于脐部,用伤湿止痛膏固定,保留6~8小时。

    【出处】《护理学杂志》。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隐藏
    变装
    百病拔罐 百病拔罐 关注:0 内容:117

    小儿厌食症的拔罐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1)中脘、天枢、气海、胃俞、脾俞、足三里、建里,采用单纯拔罐法,或刺络拔罐法,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2)先取背部胸椎8~12夹脊穴、脾俞、胃俞穴,施以走罐,使皮肤发紫充血,再取中脘、关元、足三里穴,拔罐5~10 分钟。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3)先用闪火法拔罐,于上脘穴留置10分钟,然后用七星针叩刺脊柱两旁出血,并在膈俞、肝俞、胃俞穴拔罐10分钟,可配合三棱针点刺四缝、足三里出血,隔日1次。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百病刮痧 百病刮痧 关注:0 内容:130

    小儿厌食的刮痧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技术一

    取穴:中脘、梁门、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

    操作规程:中脘、梁门、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依次刮。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磁圆梅针 磁圆梅针 关注:0 内容:51

    小儿厌食症磁圆梅针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小儿厌食症指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以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1~6岁小儿多见,且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者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及免疫力低下,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和智力发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叩刺部位: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循行线;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合谷、太冲、四缝。

    操作规程:患儿取俯卧位,磁圆梅针圆针头轻度刺激量沿背部督脉及足太阳

    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循行线叩刺3~5遍,中度力度点揉脾俞、胃俞;

    患儿取仰卧位,磁圆梅针针头三中度力度点揉中脘足三里、合谷、太冲。

    用三棱针点刺四缝穴,挤出少许黏液。

    操作间隔:隔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休息1周。

    主治:小儿厌食。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梅花针 梅花针 关注:0 内容:79

    小儿厌食梅花针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小儿厌食症指除外其他急慢性疾病,小儿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或者消失。此病若拖延时间长将会影响小儿身体和智力的正常生长发育。家长应当重视此病,及时治疗。产生厌食有器质性或精神方面的原因。梅花针疗法主要针对功能性厌食的治疗。此病多由于过度进食高热量、高糖分的零食,饥饱无度、饮食不规律造成。

    小儿厌食症的发生多是因为乳食喂养不当,或者他病伤及脾胃、先天不足、情志失调等所致,其病位在脾胃。脾主运化,脾胃调和,则口能知五谷饮食之味。因喂养不当,若脾胃失和,纳运不调,则成厌食。

    常见病因有: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

    小儿厌食梅花针疗法一

    叩剌部位:足三里、四缝、中脘。

    操作规程: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采取轻刺激对以上穴位进行叩刺,每穴10~20下,注意手法要轻要均匀,以小儿能忍耐为度,叩至皮肤微红即可。

    操作间隔:每日或者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梅花针疗法二

    叩剌部位:脊柱及脊柱两侧、肚脐周围、下腹部。

    操作规程: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采取轻刺激对脊柱及脊柱两侧、肚脐周围、下腹部进行叩刺2~3遍,注意手法要轻要均匀,以小儿能忍耐为度,叩至皮肤微红即可。

    操作间隔:每日或者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梅花针疗三

    叩刺部位:华佗夹脊穴。

    操作规程: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采取轻刺激对双侧华伦夹脊穴进行叩刺2~3遍,注意手法要轻要均匀,以小儿能忍耐为度,叩至皮肤微红即可。

    操作间隔:每日或者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小儿厌食。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中医问诊 中医问诊 关注:0 内容:353

    小儿厌食的问诊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厌食是指小儿食欲不振,甚至不思乳食的一种常见病证。产生厌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平素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小儿时期“脾常不足”,食欲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家长往往缺乏保育知识,片面强调给予高营养的滋补食品,乱投杂食,或恣意投其所好,养成偏食习惯,遂使牌失健运,胃不思纳,产生厌食。《张氏医通》指出:“恶食有虚实之分,实则心下闷痛,恶心口苦,二陈加黄连、积实,虚则倦怠,色萎黄,心下软,异功散加砂仁、木香;有痰恶心,六杜子加香砂。”这一论述较好地概括了厌食的辨证及治疗要点。本病的病变脏腑在脾胃,临床证候有虚实之分,但虚、实之象均不过重,多数经合理治疗可很快治愈,本病治疗原则以调理脾胃为主,针对不同证候采用运牌,补脾等治法,纠其偏颇,补其不足,以和为贵,以运为健。

    西医的小儿营养性锌缺乏症等疾病可属本证范畴。

    (一)问诊要点

    本证以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应通过问诊首先辨明虚实。偏于实者,常因湿阻、食滞为患;俏于虚者,多由素体虚弱或久病而成。故问诊时要仔细询问患儿喂养史,以寻找病因。还要了解患儿大便以及其它伴随症状,为辨证提供依据。临证时应注意与其它疾病引起的食欲不振相区别,尤其需与积滞、疳证、疰夏等类证作出辨别。

    厌食一证,病在脾胃,要分清是脾失健运还是胃阴不足,抑或乳食壅滞。一般说来,脾失健运者多伴消瘦乏力,胃阴不足者多伴口渴便干,乳食壅滞者多伴腹胀呕吐等症状。

    (二)分型问诊

    1.脾失健运

    问诊:不思纳食,或食物无味,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腹满不舒,大便不调。

    治法:调理脾胃,扶助运化。方用曲麦枳术丸加减。

    2.脾胃阴虚

    问诊:厌食或拒食,口干多饮,甚则每食必饮,烦躁不安,手足心热,大便于结,皮肤干燥。

    治法:养胃益阴。方用养胃增液汤加减。便秘加火麻仁、郁李仁。

    3.脾胃虚弱

    问诊:不思乳食,大便溏薄,面色萎黄,形体疲弱,倦怠乏力,多汗。

    治法:健脾益气。方用参笭白术散加减。

    4.乳食壅滞

    问诊:不思乳食,腹胀不舒,口中有乳酸味,或呕吐酸腐,大便臭秽。

    治法:消食导滞。伤乳者用消乳丸,伤食者用保和丸。

    5.肝旺脾虚

    问诊:厌食或拒食,急躁易怒,咬牙磨齿,睡眠不安,便溏尿少。

    治法:抑肝扶脾助运。方用枳术丸加减。急躁易怒加莲子心。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