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麻益散)
【药物】麻黄2份,益智仁1份,肉桂1份。
【制法】研细末。
【用法】用时每取3克,用食醋调成糊膏状,敷脐部,外用胶布固定,36小时后取下,间隔6~12小时再贴,3次后改为每周1次,连续用2次。用于遗尿。
【疗效】治疗遗尿38例,治愈18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6.g%。
【出处】《江苏中医杂志》。
2方(遗尿粉)
【药物】覆盆子、金樱子、菟丝子、五味子、仙茅、山萸肉、补骨脂、桑螵蛸各60克,丁香、肉桂各30克。
【制法】共研细末装瓶,防止挥发漏气失效。
【用法】取上药约1克,倒满病人肚脐眼,滴1~2滴酒精或高粱酒后,再贴上暖脐膏药(中药房有售),每3天换药1次。用于遗尿。
【疗效】治疗37例,单用脐疗法11例,贴脐加口服遗尿粉(每次3~6克,早、晚各1次)16例,均治愈。一般贴1~5次即可痊愈。
【出处】《中医杂志》。
3方
【药物】甘草50克,白芍20克,白术20克,硫黄50克,白矾10克。
【制法】前3味药水煎2次,每次1小时,两次药液混合在一起浓缩成膏状,再加入后两味药,烘干研细备用。
【用法】取药粉0.2克敷脐.上盖一小块薄纸片,胶布固定,3~7天换药1次。用于遗尿疗效显著。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4方
【药物】覆盆子30克,硫黄、菟丝子、仙茅、破故纸、麻黄、石菖蒲、桑螵蛸、益智仁各20克,肉桂10克。
【制法】共研末,酒调作饼。
【用法】敷脐部,并敷肾俞穴,临睡时敷药,次日早晨取掉,每日1次。用于遗尿。
【验案】患者,女,20岁,工人,1983年12月1日初诊。从小尿床每3~5天1次,渐重至几乎每夜1~2次,经各种中西药物及针灸治疗10多年,有时虽可控制症状,但反复发作。诊见:面色苍白,肢体不温,舌质淡,苔白,脉沉缓。证属心肾阳虚,肾关不固。用上法连敷3次后,诉当晚敷药后未见尿床,第2、3夜能自己起床小便,嘱每隔2、3、5、10天夜敷昼取,2月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出处】《湖南中医杂志》。
5方
【药物】硫黄9克,葱白7个(约15~30克)。
【制法】共捣烂成泥状。
【用法】敷肪部,每晚1次,小儿酌减。用于遗尿。
【疗效】本方应用3年,疗效较好。
【出处】《山东中草药验方选》。
【备注】此方疗效确切,近年来有重复报道。唯硫黄用量,从6克~90克不等。
6方(龙倍散)
【药物】缎龙骨、五倍子各等份。
【制法】共研细末。
【用法】取适量药末水调涂满肪眼,上面加肤疾宁膏覆盖,2天换药1次。用于遗尿。
【疗效】治80余例,疗效满意。
【出处】《大众医学》。
【备注】亦治遗精。
7方(艾灶炎神阙法)
【用法】先用凡士林涂脐中,再用麻纸盖于穴上,纸中央(即穴中心)放二分厚
的小颗粒青盐,然后用压舌板压平放置大艾炷灸之(艾炷下直径3-5分,高5分,呈
圆锥状)。用于遗尿。
【验案】患者,男38岁,农民,1973年II月21日初诊。28年前因患“脑炎”后,每晚尿床1~2次不等。曾多方求治均无效,经西安医院检查,均无阳性体征。诊见:面色白,神疲,畏寒怕冷。若下午饮水,夜间小便次数增多,尿清长,舌质淡,脉细弱。辨证为肾阳亏虚,下元不固,膀胱失约。经艾炷灸神阙3次,诸证悉除,竟获全功。随访2年疗效巩固。
【出处】《陕西中医函授》。
8方
【药物】五倍子适量。
【制法】研为细末,用开水调成膏。
【用法】敷神阙穴。用于遗尿。
【疗效】治疗18例,治疗10天,治愈7例,显效11例。
【出处】《俞穴敷药疗法》《穴敷疗法聚方镜》。
9方
【药物】缎龙骨适量。
【制法】研为细末,醋调成膏。
【用法】敷跻。用于遗尿。
【出处】《理渝骈文》。
10方
【药物】乌头10克,棉团威灵仙50克,盐炒沙苑子30克,猪鞭子2副。
【制法】将猪鞭子切成小块用黄土炒至色黄为度,研细,然后将上药共研细末,混合均匀。
【用法】每次10-15克搅为泥糊状,每晚睡前敷跻,用纱布覆盖,一般2剂即可,效果不明显者可继续敷用。
【出处】《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5方应用
【药物】带须的大葱根1个,硫黄10克。
【制法】共捣为泥状。
【用法】晚上睡觉时敷在肚肪上,次日早晨取下。
【出处】《中国民间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