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女性保健 女性保健 关注:0 内容:427

    月经不调有时并非妇科病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情绪异常:长期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过度节食: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方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嗜好烟酒:烟雾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引起月经不调。在吸烟和过量饮酒的女性中,有25%~32%的人因月经不调而到医院诊治。每天吸烟1包以上或饮高度白酒100毫克以上的女性中,月经不调者是不吸烟、不过量喝酒妇女的3倍。

    饮食不节:月经来之前和经期不要吃寒凉的东西,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也不要吃过燥热补血的东西,比如鹿茸、阿胶等等,不然月经量会很大。此外,妇女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

    各种电磁波:手机、电脑、DV机、电冰箱等电器已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但许多女性却不知道,各种家用电器及电子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均会产生不同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长期作用于人体会影响女性的内分泌和生殖机能,从而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月经失调。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隐藏
    变装
    女性保健 女性保健 关注:0 内容:427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

    自月经初潮起,就应学习、了解一些卫生常识,对月经来潮这一生理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恐惧及紧张心理。注意经期及性生活卫生,防止经、产期间上行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引起经血潴留的疾病。经期应注意保暖,忌寒、凉、生、冷刺激,防止寒邪侵袭;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应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平时要防止房劳过度,经期绝对禁止性生活。

    病因

    1、情绪异常引起月经失调

    情绪异常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2、寒冷刺激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

    起居无度据研究,妇女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妇女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

    3、节食引起月经不调

    过度节食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方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4、嗜烟酒引起月经不调

    嗜好酒烟烟雾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引起月经不调。在吸烟和过量饮酒的女性中,有25%~32%的人因月经不调而到医院诊治。每天吸烟1包以上或饮高度白酒100毫克以上的女性中,月经不调者是不吸烟喝酒妇女的3倍。故妇女应不吸烟,少饮酒。

    临床表现

    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紊乱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规则子宫出血

    包括: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常见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指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由内分泌调节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是月经失调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

    3、闭经

    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各种不同的原因引起。通常将闭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凡年过18岁仍未行经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在月经初潮以后,正常绝经以前的任何时间内(妊娠或哺乳期除外),月经闭止超过6个月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4、绝经

    绝经意味着月经终止,但围绝经期常有月经周期和月经量的改变。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以滤泡期缩短为主,无排卵和月经量增多。绝经后阴道出血。指月经停止6个月后的出血,常由恶性肿瘤、炎症等引起。

    5、月经失调性不孕症

    是指妇女长期月经错乱,夫妇同居3年以上不受孕者,为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

    6、新生儿月经

    父母在给出生5~7天的女婴换尿布时,可能发现小儿阴道有血性分泌物,量不多,小儿也无其他不适。这是新生儿的一种生理现象,称为“假月经”。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气血两虚型: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宜气血双补。代表方剂气血双补汤:党参30克,白术12克,当归15克,白茯苓15克,黄芪30克,山萸肉20克,龙眼肉20克,枸杞子15克,远志12克,酸枣仁30克,木香12克,山药30克,补骨脂12克,甘草6克,水煎服。归脾丸、参茯丸口服。

    2、血寒型: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代表方剂温经散寒汤:小茴香12克,吴茱萸12克,艾叶10克,炮姜10克,姜黄12克,当归12克,芍药20克,川芎10克,桂枝12克,党参20克,莪术10克,牛膝12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补骨脂15克,甘草6克,水煎服。建中丸、暖宫丸口服。

    3、血热型:经期提前,经血鲜红或有紫块或深红,质粘而稠,心胸烦闷,面红口干,咽干口燥,颜面潮红,尿黄便秘,舌红苔黄。治宜清热凉血。代表方剂凉血汤:丹皮12克,生地20克,元参15克,茅根30克,藕节15克,旱莲草15克,女贞子15克,玉竹15克,黄精15克,熟地黄20克,山茱萸15克,山药20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黄柏12克,知母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清开灵、水牛角散口服。

    4、气滞血瘀型: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血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代表方剂理气活血汤:柴胡12克,佛手12克,香附12克,木香12克,丹参20克,当归15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枳壳12克,赤芍12克,合欢皮12克,茯苓12克,元胡12克,川芎12克,牛膝12克,甘草6克,水煎服。逐瘀丸、十味丸口服。

    5、脾肾亏虚型:月经周期先后不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薄。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治宜补肾调经。代表方剂温肾汤:附子10克,肉桂6克,炮姜10克,姜黄10克,吴茱萸10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芍药20克,党参20克,黄芪30克,鹿角胶10克,牡丹皮10克,补骨脂12克,肉豆蔻12克,沙苑子12克,茺蔚子12克,淫羊藿12克,甘草6克,水煎服。还少丸、虫草丸口服。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曹元成)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脐疗临床 脐疗临床 关注:0 内容:232

    月经不调脐疗方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1方(调经散)

    【药物】乳香、没药、血竭、沉香、丁香各15克,青盐、五灵脂、两头尖各18克,麝香1克。

    【制法】除麝香外,余药共研细末,混匀,贮封备用。

    【用法】先取麝香0.2克放脐眼,再取药末15克,撒布麝香上,盖以槐皮,槐皮上预先钻一小洞,穴周围用面糊圈住,以艾绒捏炷,放槐皮上点燃灸之,每日1次。用于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脐腹疼痛,或有癓瘕血块等。

    【出处】《穴位贴药疗法》。

    2方(调经糊)

    【药物】乳香、没药、白芍、川牛膝、丹参、山楂、广木香、红花各15克,冰片18克。

    【制法】共研细末,以姜汁或黄酒适量调糊。

    【用法】分贴神阙、子宫穴,外用纱布、胶布固定,2日1换。用于月经不调,经前腹痛者,疗效满意。

    【出处】《穴位贴药疗法》。

    3方

    【药物】党参10克,白术7克,干姜5克,炙甘草3克,硫黄25克。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将肚脐用温毛巾擦净,取药粉200毫克填脐内,复盖一软纸片,再加棉花,外用白胶布固封,5天换药1次。用于月经过多属脾肾阳虚者。

    【验案】患者,45岁,1980年11月8日就诊。经期错前,月经量多,色淡挟黑,小腹坠痛,平时困乏无力,头晕怕冷,腰背酸胀,舌淡胖苔薄白,脉细。用上法5天换药1次。行经前3天至行经时用诸瘀散(温经活血祛瘀之品,方药见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53页),连用两月,经期、经量均正常。

    【出处】《河南中医》。

    4方(活血调经散)

    【药物】桃仁、红花、当归、香附、肉桂、白芍、吴萸、小茴香、郁金、枳壳、乌药、五灵脂、蚕砂、蒲黄、熟地各等份。

    【制法】研细末,酒调成膏状。

    【用法】敷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2日1换。用于月经过少。

    【出处】《中级医刊》。

    5方

    【药物】当归30克,川芎15克,白芍、五灵脂、元胡(醋浸)、苁蓉、苍术、白术、乌药、小茴香、陈皮、半夏、白芷各9克,柴胡6克,黄连同吴萸炒各3克。

    【制法】烘干,研为细末,过筛,装瓶贮备。

    【用法】取药粉适量,醋或酒调成膏,纱布包裹,敷脐部,并敷脐下,外盖铝纸(或塑料薄膜)、纱布,胶布固定,再加热敷,1次30分钟,1日2-3次。用于月经不调。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备注】月经先期,加黄芩、丹参、地骨皮各6克;后期,加肉桂、干姜、艾叶各6克;干血痨,加桃仁、红花、大黄、生姜、大枣(血瘕,再加马鞭草)各5克。

    6方(养血调经膏)

    【药物】当归、川附片、小茴香、良姜、川芎、木香各310克,青毛鹿茸250克,肉桂310克,沉香250克。

    【制法】上药前6味用香油15斤炸枯去渣,熬至滴水成珠。入丹3125克,搅匀,收膏。余药混合研细末为细料。每500克膏药兑细料10克,搅匀摊贴。大张药重21克,小张药重14克。

    【用法】微火化开,贴脐上。用于妇女宫寒,月经不调、腹痛带下。

    【出处】《中国膏药学》。

    7方(二皮膏)

    【药物】二皮膏为中成药,药店有售,药味略。

    【用法】贴脐部,3天换药1次。用于妇女气虚血寒,经血清冷,月经不调,赶前错后,行经腹痛等。孕妇忌贴。

    【出处】《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8方经少回春丹(月经过少)

    【药物】人参20克,麦冬20克,五味子20克,黄芪40克,当归20克,熟地30克,鹿茸15克,冤丝子40克,丹参30克,香附2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瓶装密封备用。

    【用法】取药末10克,加适量水调和成团,涂千神阙穴,纱布覆盖,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

    【出处】《山西中医》。

    9方神功经先散(月经先期

    【药物】人参、五味子、山萸肉各20克,麦冬50克,鹿茸15克,麝香l克。

    【制法】上药除麝香外,共研细末,瓶贮密封备用。

    【用法】临用时先取麝香末0.1克纳入脐中,再取药末10克,加入适量醋调和成团,涂于神阙穴,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3天换药l次,10次为l疗程。对气虚(脾气虚弱)、肾虚型(肾气不固)本法疗效较佳。

    【出处】《陕西中医》。

    10方信后如神丹(月经后期)

    【药物】淫羊蓿30克,生鸡内金30克,陈皮30克,山植30克,鹿茸15克,川椒10克,附子20克,麝香l克,生姜适量。

    【制法】取前7味药及适量食盐分别研细,备用。

    【用法】治疗时嘱患者仰卧,先用温开水调麦粉成面条,绕其脐l圈,内径约1.2~2寸;然后将食盐填满其脐窝,厚约1~2cm,接着取艾灶置盐粉上点燃炎之。连续灸7壮后,去净脐中食盐,取麝香末0.1克纳入脐中,再取药末填满脐孔,上铺生姜片,置以艾炷点燃,连续灸14壮。每隔3天灸1次,连灸7次为1疗程。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1方定水丹(月经先后不定期)

    【药物】鹿茸15克,肉苁蓉30克,菟丝子30克,枸杞子30克,阿胶30克,熟地40克,川楝子10克,麝香0.05克。

    【制法】除麝香外,上药共研细末,瓶储密封备用。

    【用法】临用时先将麝香末纳入脐中,再将上药末10克加入适量水调和成团,涂以神阙穴,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3天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肾虚型)。

    【疗效】治疗108例,治愈62例,显效33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44%。

    【出处】《吉林中医药》。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药茶养生 药茶养生 关注:0 内容:177

    月经不调推荐一款调经药茶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女性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仍属正常范围,周期长短因人而异。但是如果超出7天后还没有来月经,即为月经推迟。月经推迟主要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妊娠,其次是月经不调。对于月经不调,中医专家推荐一款调经药茶。

    验方:川芎3克,红花3克,玫瑰花6克,锅中放两碗水,烧开后,一起放进去,转小火闷一会儿,放点冰糖或者蜂蜜调调味道即可。月经前一周当茶温喝。

    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指出月经病和肾功能有关,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也相关。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虚证,即“不荣则痛”,是由于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造成的,这类人平时应注意调补,补气养血或滋补肝肾。二是实证,即“不通则痛”,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这类人宜活血化瘀。对于实证之月经延迟,可以用以上药茶进行调理。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开郁燥湿等功效,是著名产后方剂“生化汤”中重要的一味中药。唐朝《日华子本草》中有着很高的评价:补五劳,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对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等非常有效。但是川芎性味偏于温窜,月经过多、有出血性疾病者及孕妇需谨慎使用;川芎不可以单用,要与补气补血药配伍使用。此外川芎剂量大时常有头晕、欲吐等症状,须加注意。作为保健的话,尽量5克以下吧。红花更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美容祛斑等功效,对妇女痛经、月经不调也有明显效果,是中老年长寿、中青年妇女保健之佳品。另外,中医认为肝脏具有“统血,藏血,运营周身之血”的功能,月经属血,因此,调理月经也得从肝入手。只有让阴血充足了,肝气能够有所深藏,才能保证女性月经周期的正常。因此要配伍玫瑰花,其具有淡淡的清香味,女性在月经前或月经期间常会有些情绪上的烦躁,喝点玫瑰花茶可以起到调节作用,玫瑰花还有活血散瘀的作用,但经期一般不要服用,否则会使经期流血过多。当然还可以用月季花代替玫瑰花,因为月季花主治妇女肝气不舒、气血失调、经脉瘀阻不畅,以致月经不调、胸腹疼痛、食欲不振甚或恶心、呕吐等症。月季花又名“月月红”,月季花开花的特点与女性月经的生理周期相似,所以月季花也是女性调理月经的良药,有调经活血、缓解腹痛的功能。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百病拔罐 百病拔罐 关注:0 内容:117

    月经不调的拔罐疗法[图]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FS:CONTENT_START]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时间长短、颜色、经量、质地等发生异常改变的一种妇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月经时间的提前或延后、量或多或少、颜色或鲜红或淡红、经质或清稀或赤稠,并伴有头晕、心跳快、心胸烦闷,容易发怒、夜晚睡眠不好、小腹胀满、腰酸腰痛、精神疲倦等症状。大多患者都由于体质虚弱、内分泌失调所致。大致分为肾虚、气滞血瘀、血热3型。

    一、肾虚

    (一)症状

    月经周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红或暗红,经质清稀。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自觉发冷,或夜尿较多。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肾俞、气海、关元、三阴交、照海。

    (2)定位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 (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4-5-2]。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见图2-7-5)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见图2-7-5)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为取穴部位,见图5-1-1)。

    月经不调的拔罐疗法[图]

    图 5-1-1 三阴交、照海

    照海: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见图5-l-1)。

    (3)拔罐方法 灸罐法。先用艾条点燃温灸各穴15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及人体感觉舒适为宜,之后吸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 肾俞、命门、气穴、关元、太溪。

    (2)定位 肾俞:见前。

    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俯卧位,在腰部,后正中线上与脐相对处为取穴部位,见图4-3-1)

    气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见图5-1-2)。

    关元:见前。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由足内踝尖向后推至凹陷处(大约当内踝尖与跟腱间之中点)为取穴部位,见图2-26-3)。

    (3)拔罐方法 灸罐法。先用艾条点燃温灸各穴15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及人体感觉舒适为宜,之后吸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l疗程。

    月经不调的拔罐疗法[图]

    图 5-1-2 气穴、关元

    二、气滞血瘀

    (一)症状

    月经或提前或延后,经量或多或少,颜色紫红,有血块,月经过程不顺利;或伴小腹疼痛,怕按;或有胁肋部、乳房、少腹等胀痛,胸部不舒服。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膈俞、肝俞、期门、中极、血海。

    (2)定位 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9-6]。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个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9-6]。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男性可取任意体位,女性取卧位,乳头直下,往下数两根肋骨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5-2)。

    中极: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见图4-6-1)。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位,屈膝成90,医者立于患者对面,用左手掌心对准右髌骨中央,手掌伏于其膝盖上,拇指尖所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9-3)。

    (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膈俞、肝俞两穴用梅花针点叩刺出血,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之后拔罐,以局部有少量血点冒出皮肤为度。余穴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 归来、血海、蠡沟、三阴交、太冲。

    (2)定位 归来: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上1横指处,再旁开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5-1-3)。

    血海:见前。

    蠡沟: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见图5-1-4)。

    月经不调的拔罐疗法[图] 月经不调的拔罐疗法[图]

    图 5-1-3 归来 图 5-1-4 蠡沟、三阴交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为取穴部位,见图5-1-4)。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由第1、第2趾间缝纹向足背上推,至其两骨联合缘凹陷中 (约缝纹头上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6-3]。

    (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太冲穴用梅花针点刺出血,以皮肤发红或微微出血为度。余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再艾灸归来穴约15分钟,以局部红晕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血热

    (一)症状

    月经提前,量多,颜色深红或紫红,质稠黏,有血块;伴心胸烦闷、容易发怒,面色发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秘结。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大椎、曲池、中极、三阴交、隐白。

    (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3-7-1)。

    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见图3-4-1)。

    中极:见前。

    三阴交:见前。

    隐白: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足大趾内侧,由大趾趾甲内侧缘与下缘各作一垂线之交点为取穴部位,见图5-1-5)[FS:PAGE]。

    (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曲池、大椎及隐白三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出血量以3~5ml为度,余穴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 血海、地机、三阴交、行间。

    (2)定位 血海:见前。

    地机:在小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百病推拿 百病推拿 关注:0 内容:221

    月经不调的推拿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概述】

    月经不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指妇女的月经周期、经量、经色、经质发生异常改变,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甚至闭止,并连续超过三个周期者。本病多因寒冷、疲劳、精神刺激和一些全身性疾病,导致体内雌激素分泌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

    中医认为本病有内伤和外感两个方面。内伤以精神因素为主,外感以感受寒、热、湿邪为主,再由机体冲任不足、脏腑气血失调,导致月经失调诸证。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多因肝郁化火,血热妄行及脾不统血所致。气虚不摄者伴乏力、经量多而色淡、纳少、便溏;血热者伴经量多而色红、口干、面红、心烦。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七天以上,多因寒凝气滞,气血不足所致。寒凝者伴经量少而色黯有块、少腹冷痛;血虚者伴经量少而色淡、腹冷喜暖、面白无华。月经先后无定期是指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或先或后,超出7天以上,多为肝郁气滞,肝肾亏损所致。肝郁者伴抑郁不乐、时时叹息、乳房或小腹胀痛;肾虚者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月经过多是指月经周期正常,而经量过多,或经行时间延长而量亦增多,多因血热、脾虚所致。血热者伴经色红、面红唇干、心烦口渴;脾虚者伴经色淡、气短乏力、面色白光白。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经量过少,或经行时间缩短而经量亦少,多为血虚、寒凝所致。血虚者伴经色淡质稀、头晕眼花、腰酸;寒凝者伴经色黑有块腹、冷痛。

    按摩能调和脏腑,活血通络,行气调经,调整自主神经功能,使唯激素恢复正常分泌,治疗各种月经不调。

    【按摩疗法】

    1.月经先期

    (1)气虚

    ①取仰卧位,家人用手掌顺时针摩全腹5分钟,并置关元穴振颤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穴各1分钟。

    ②取俯卧位,家人用中指叩击八髎穴100次。

    (2)血热

    ①取坐位,本人先将右足置于左膝上,用左手小鱼际贴于右足底涌泉穴,反复擦30下;再将左足置于右膝上,用右手小鱼际贴于左足底涌泉穴,反复擦30下。

    ②取俯卧位,家人用指擦法擦八髎穴2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陵揉大椎、命门、长强穴各2分钟。

    2.月经后期

    (1)寒凝

    ①取仰卧位,家人用掌摩法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摩小腹,至其愎内有温热感为度;再以脐为中心,用双手分推法分推腹腰,以有热感为度。

    ②取侧卧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持续按压两下肢三阴交穴各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2)血虚

    ①取坐位,家人用双手拇指、示(食)指同时捏拿两侧肩井穴2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大椎穴2分钟。

    ②取仰卧位,家人用指擦法擦两侧小腹及腹股沟,至皮肤发热为度。

    ③取俯卧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殷门、委中、承山穴各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3.月经先后无定期

    (1)肝郁

    ①取仰卧位,家人用拇指指端点按膻中穴30下;再用双手分推法分推两胸胁3分钟;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关元、三阴交、血海、行间穴各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②取侧卧位,家人用掌擦法从腋下推擦至腰髂部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度。

    (2)气虚

    ①取坐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按压百会穴2分钟。

    ②取俯卧位,家人用空心拳叩击八髎穴3分钟;再用拇

    |


    1
    2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梅花针 梅花针 关注:0 内容:79

    月经不调梅花针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月经不调主要是指月经周期、经期及经批的异常改变。其中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的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闭经;以行经期异常为主的是经期延长;以月经扭为主的是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均异常的是崩漏。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全身不适症状疾病有痛经、经间期出血、经行头痛、经行泄泻、经行浮肿、经行乳房胀痛、经行情志异常等。

    《医学心悟》云:“经者,常也,一月一行,循乎常道,以像月盈则亏也。经不行,则反常而灾至矣。方书以超前为热,退后为寒,其理近似,然不可尽拘也”。说明月经未按月而至者,谓之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多发病。

    月经失调虽致病原因较多,但是概括言之,不外乎是血热、寒凝、气滞、血瘀、气血虚损等因所致。具体而言,月经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者先天不足、后天劳逸失常、房劳多产、饮食不节、跌仆创伤等,使得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调,导致冲任失调所致。

    月经不调梅花针疗法一

    叩剌部位:关元、血海、三阴交、合谷、太冲、太溪。

    操作规程:常规消毒。在以上穴位上用梅花针采用中等刺激进行叩刺,每次每穴30下左右即可。

    操作间隔:一般于经前1周开始,至月经来潮,每日1次。连续3~5个周期即可。

    主治:适用于月经先期。症见月经提前,经批增多,色红。

    月经不调梅花针疗法二

    叩剌部位: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肾俞、足三里、行间。

    操作规程:常规消毒。在以上穴位上用梅花针采用中等刺激进行叩刺,每次每穴30下左右即可。

    操作间隔:一般于经前1周开始,至月经来潮,每日1次。连续3~5个周期即可。

    主治:适用于月经后期。临床表现为经行错后,经量少,色淡,质清稀。

    月经不调梅花针疗法三

    叩剌部位:关元、中极、肾俞、肝俞、三阴交。

    操作规程:常规消毒。在以上穴位上用梅花针采用中等刺激进行叩刺,每次每穴30下左右即可。

    操作间隔:一般于经前1周开始,至月经来潮,每日1次。连续3~5个周期即可。

    主治:适用于月经先后不定期。

    月经不调梅花针疗法四

    叩刺部位:隐白、中极、气海、血海、三阴交、足三里、行间。

    操作规程:常规消毒。在以上穴位上用梅花针采用中等刺激进行叩刺,每次每穴30下左右即可。

    操作间隔:一般于经前1周开始,至月经来潮,每日1次。连续3~5个周期即可。

    主治:适用于月经过多。症见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

    月经不调梅花针疗法五

    叩剌部位:第2腰椎以下腰胀部督脉和腰椎两侧的膀胱经循行路线。

    操作规程:常规消毒。用梅花针采取中等刺激沿着第2腰椎以下腰怅部督脉和腰椎两侧的膀胱经循行路线叩刺,叩至皮肤微红为度。

    操作间隔:每日1次,每周3次。

    主治:适用于月经不调病证。

    月经不调梅花针疗法六

    叩剌部位:下腹部任脉循行路线。

    操作规程:常规消毒。用梅花针采取中等刺激沿着下腹部任脉循行路线叩刺,叩至皮肤微红为度。

    操作间隔:每日1次,每周3次。

    主治:适用于月经不调病证。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飞针 飞针 关注:0 内容:92

    月经不调飞针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月经不洞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最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本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泛指一切月经病,后者专指月经周期、经色、经量、经质出现异常,并伴有其他症状。

    月经先期或(和)月经过多常由血热,热扰冲任,或气虚不能统摄血液,或肾虚冲任不固所致。月经后期或(和)月经过少,常由久病失血或产后耗伤精血,或脾虚营血虚少;或先天不足、多产房劳耗伤肾精,肾虚冲任未充;或过食生冷与感受寒冷,血为寒凝;或精神抑郁,情志不畅,气滞血郁等引起。

    月经不调飞针疗法一

    刺激部位:下腹中线,下腹侧1线,足阴线。

    月经先期实热型加大椎、隐白,虚热型加腰侧l线,肝郁化热加足厥阴经筋膝下至足趾段,气虚加足阳明线、胸中线;月经后期实寒型加腰中线,虚寒型加足少阴经筋膝下至足趾段,血虚型加足阳明线、上腹中线,气滞型加足厥阴经筋膝下至足趾段;月经先后不定期肝郁型加足厥阴经筋膝下至足趾段,肾虚型加腰侧l线;经期延长气虚型加足阳明线、胸中线,血热型加血海、内庭。

    针具选取:圆利针,丛针,三棱针。

    操作规程:下腹中线、下腹侧l线、足阴线、腰中线、腰侧l线、胸中线、上腹中线、足阳明线用圆利针飞针刺激,足少阴经筋、足厥阴经筋用丛针飞针刺激,大椎、隐白、血海、内庭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月经不调飞针疗法二

    刺激部位:腰骶部刺激区,下腹部刺激区。

    月经过多气虚型加胸中线、足阳明线、顶中线,血热型加膈俞、血海、顶中线;月经过少血虚型加足阴线、足厥阴经筋膝下至足趾段,肾虚型加足阴线、足少阴经筋膝下至足趾段,血瘀型加血海、足窍阴。

    针具选取:圆利针,丛针,三棱针。

    操作规程:胸中线、足阴线、顶中线、足阳明线用圆利针飞针刺激,腰骶部刺激区、下腹部刺激区、足厥阴经筋、足少阴经筋用丛针飞针刺激,膈俞、血海、足窍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电针 电针 关注:0 内容:55

    月经不调电针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是指以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色、经质异常为主证的病症。常见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

    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且连续2个月经周期,为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推迟7天以上,且连续2个月经周期,为月经后期;月经不能按周期来潮,或提前,或错后,并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为月经先后不定期。

    中医认为本病与肝脾肾及冲任二脉密切相关,多由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房劳,劳倦过度,致使脏器受损,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而致冲任二脉损伤而发为本病。

    月经不调电针疗法

    取穴 中极、大赫、子宫、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配穴:肝郁气滞配太冲肝俞;肾阳虚配肾俞、命门;肝肾阴虚配肝俞、太溪;脾虚痰盛配脾俞、丰隆、公孙。

    操作规程 选穴后常规消毒、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接电针仪,连续波,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休息5天行下1个疗程。

    电针治疗月经不调有很好的疗效。选穴多以任脉及足三阴经穴为主,配小腹及下肢穴,一般多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如在行经期针治,应注意电量不能过强,尤其小腹及腰祗部穴位,以免引起月经过多。对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月经过多应同时治疗原发病。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针灸临床 针灸临床 关注:0 内容:296

    月经不调的针灸治疗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概述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量、经色出现异常,并伴有其他症状的月经病症。临床上分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变化有月经过多或过少。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肾、肝、脾三脏关系密切。现代医学认为下丘脑—垂体前叶—卵巢之间动态平衡的关系受到影响而失去平衡均能导致月经不调。

    辨证治疗

    分 型 

    选 穴

    操 作

    实用小技巧

    月经先期:

    ①血热,②气虚

    三阴交、血海、行间。

    月经先期以清热调经,用泻法,热盛取大赫,向下斜刺1~1.5寸,用捻转泻法;月经后期用补法,气虚者针灸并用;月经先后无定期酌情补泻。

    下髎、中髎针向会阴方向,深约1~1.5寸;曲骨以直刺0.5寸左右,针尖转向会阴再进1寸,局部酸胀并向外生殖器扩散。留针30分钟,隔日治疗1次,7次为1疗程。或随月经周期治疗,连续 3个周期。

    新鲜马兰头100克,鲜白茅根250克,拣杂、择洗干净,放入温开水中浸泡片刻,捞出,细切成碎末,绞压取汁后兑入20克蜂蜜中,拌和均匀即成,分早晚二次分服。本食疗方对血热所致月经前期、月经过多尤为适宜。

    干姜20克,艾叶10克,拣杂,洗净。晒干后切碎。同放入砂锅,加水浸泡片刻,煎煮二十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留汁回入砂锅,加入红糖30克,用小火煨煮溶化,拌匀即成,早晚二次分服。本食疗方对血寒引起的月经延后、月经过少、闭经等尤为适宜。

    月经后期:

    血寒

    气海、归来、血海、关元。

    月经先后无定期:

    ①肝郁,②肾虚

    太冲、肝俞、肾俞、太溪

    随症配穴:

    血热配地机,热盛配大赫;

    量多加隐白;气虚配足三里、脾俞;

    小腹空坠加下髎;

    血虚配膈俞,经量少加中髎;

    气滞配支沟,腹胀痛加阴交;

    小腹冷痛加灸关元,如兼经闭不通加中极、四满;

    经行不畅加蠡沟,如兼瘀血有块加石关;

    肝郁配太冲、肝俞,乳房胀痛加天宗、膻中;

    肾虚配肾俞、太溪,兼腰脊痛加气穴;小便闭加曲骨。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针灸临床 针灸临床 关注:0 内容:296

    月经不调针灸治疗技术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情况。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称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延长,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即经行或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先后不定者,称月经先后无定期。本病属于中医学“月经不调”范畴。

    病因病机

    月经先期主要由于气虚不固或热扰冲任。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失固;血热则流行散溢,以致月经提前而至。

    月经后期有实有虚。实者或因寒凝血瘀、冲任不畅,或因气郁血滞、冲任受阻,致使经期延后;虚者因营血亏损,或因阳气虚衰,以致血源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

    月经先后无定期主要责之于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多由肝气郁滞或肾气虚衰所致。本病与肾、肝、脾三脏及冲、任二脉关系密切。

    辨证分型

    气虚:经期多提前,色淡质稀,神疲肢倦,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血虚:经期多错后,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小腹隐痛,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苔少,脉细弱。

    肾虚:经期或前或后,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骶酸痛;舌淡苔薄,脉沉细。

    气郁:经行不畅,经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血块,胸胁、乳房及少腹胀痛,喜叹息;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血热:经期提前,量多,色深红或紫红,经质黏稠,心胸烦热,面赤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者为实热证;经期提前,月经量少,色红质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弱者为虚热证。

    血寒:经期错后,量少,色黯红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苔白,脉沉紧。

    基本治疗

    [治则] 和血调经。

    [处方] 关元、血海、三阴交。

    [加减] 气虚加足三里、脾俞;血虚加脾俞、膈俞;肾虚加肾俞、太溪;气郁加太冲、期门;血热加行间、地机;血寒加灸归来、命门。

    [操作] 诸穴以常规操作为主。脾俞、膈俞穴向下或朝脊柱方向斜刺,不宜直刺、深刺;气虚或血寒者,可在腹部穴位加灸。于月经来潮前5~7日开始治疗,行经期间停针。若经行时间不能掌握,可于月经干净之日起针灸,隔日一次,直到月经来潮时为止。连续治疗3~5个月经周期。

    其他疗法

    1.耳针

    [取穴] 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脾。

    [操作] 毫针刺,每次取2~4穴,捻转法中等刺激,每日一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也可锨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一次。

    2.皮肤针

    [取穴] 取脊柱两侧、下腹部、带脉区、小腿内侧、关元及阳性物反应处。

    [操作] 中等刺激强度叩击,每日一次,7日一疗程,每一疗程间隔3~5日,经期暂停。

    3.穴位注射

    [取穴] 脾俞、肾俞、三阴交、血海、肝肾、足三里、关元。

    [操作] 用5%当归液或10%丹参液,每穴注射0.5毫升,每次2~3穴,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适宜技术

    神阙穴微波辐射法治肾阳虚月经不调技术。

    [取穴] 神阙。

    [操作] 患者取平卧或坐位,暴露脐部,患者自己手持理疗辐射器垂直距离神阙穴1~2厘米。按理疗启动键,根据患者对热的耐受程度,调节治疗功率,直到病人感觉最舒适为止。每次治疗时间15分钟,每日一次,连续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针灸临床 针灸临床 关注:0 内容:296

    月经不调的针灸治疗方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质出现异常改变,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西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可参照本篇论治。

    [病因病机]

    月经多与肾、肝、脾有密切关系,肾气旺盛,肝脾调和,冲任脉盛,则经血按时而下。月经先期多由气虚不固或热扰冲任,血海不宁所致。如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伤脾,统摄无权,冲任不固;或素体阳盛、过食辛辣,热伏冲任;或肝郁化火,热扰血海;或久病阴亏,阴虚内热,热扰冲任而致月经先期。月经后期多由经脉不通,冲任受阻,气血不畅或血海空虚,不能按时满溢所致。如外感寒邪,血为寒凝;或外病伤阳影响血运;或久病体虚,阴血亏损;或饮食劳倦,思虑伤脾,化源不足而致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多由气血失调,冲任功能紊乱,血海溢蓄失常所致。如情志抑郁,疏泄失常;或肝气不舒,血为气滞;或肾气亏虚,失其封藏,冲任不调,该藏不藏则月经提前,藏而不泻则月经错后。

    [辨证论治]

    月经先期

    主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月经量多、色淡、质稀,神疲肢倦,心悸气短,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者,为气虚证;月经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者,为实热证;月经量少或量多,色红或紫,质稠有块,伴少腹胀痛,乳房胀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为郁热证。

    分析:属气虚者,脾虚而统摄无权,冲任不固则经期提前,量多。气虚不能化血为赤,故色淡质稀。阳气不振,不能旁达升举故神疲肢倦,气短。血虚心神不安故悸。脾虚运化不利则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为中阳不振之象。属虚热者,阴虚水亏,热扰冲任,血海不宁而月经先至或量多。阴血不足则量少。血中有热经血质稠。阴虚内热则手足心热脉细数。虚火上炎则两颧潮红,舌红少苔。属实热者,热伏冲任,迫血妄行故经早量多。血为热灼故经色深红或紫,质稠。热扰心神则心胸烦闷,热灼津液故口干,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为热盛于里之象。属郁热者,肝郁化热,迫血妄行故经早。肝失疏泄故经量或多或少。血为热灼故经色红紫质稠。气郁血滞故有块。气滞肝经则出现伴随一系列症状。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化热之象。

    治则:清热调经。兼以补气、泻火、理气。

    处方:取任脉、足太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或补或泻,酌情加灸。穴取关元、血海

    方义:本方重在清热活血,通调冲任。关元为任脉经穴,足三阴经之交会,故为调理冲任要穴;血海调理血分。两穴相配,冲任调和,经血按时而行。

    随证选穴:气虚加足三里、脾俞;虚热加三阴交、然谷、太溪;实热加太冲、曲池;郁热加行间、地机;心烦加神门;月经量多加隐白。

    月经后期

    主症:月经推迟7日以上,甚至40~50日一潮。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苔薄白,脉沉紧者,为血寒凝滞证;经期延后,月经色淡无块,小腹隐痛,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为肝血亏虚证;月经延后,量少,色黯有小血块,小腹胀痛或胸胁乳房胀痛,脉弦。为肝郁气滞证。
    分析:属血寒凝滞者,血为寒凝,运行不畅故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块。寒遏阳气,经脉失煦故小腹冷痛。阳不外达则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为内有寒积之象。属肝血亏虚者,营血亏虚,血海不能按时满盈故月经延后,量少,色淡无块。血虚气弱,胞脉失养则少腹隐痛。血虚心神失养则心悸不寐,脑失所养则头晕眼花。血脉不充则面苍白,舌淡脉搏细弱。属肝郁气滞者,血为气滞,冲任受阻故经行后期,量少色黯或有血块。肝郁气滞,经脉壅滞故胀痛及脉弦。
    治则:和血调经,兼以温以散寒、养血、舒肝。
    处方:取任脉、足太阴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泻兼施,可灸。穴取气海、三阴交。
    方义:气海为任脉经穴,可调一身之气;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经穴,且与肝经、肾经交会,气为血帅,脾司统血,两穴相配具有和血调经之功能。随证选穴:血寒凝滞加归来、关元;肝血亏虚加血海、脾俞、足三里;肝郁气滞加太冲、蠡沟;心悸失眠加神门。

    月经先后无定期

    主症:月经或提前或错后,经量或多或少,色紫黯有块,经行不畅,胸胁乳房作胀,少腹胀痛,时常叹息,嗳气不舒,苔薄白,脉弦者,为气滞;经来先后不定,量少色淡,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沉弱者,为肾虚证。
    分析:属肝郁者,肝疏泄失常,血海蓄溢失度则经行先后不定,量或多或少,肝郁血滞故经行不畅,紫黯有块。肝郁经脉不利见胀痛,肝气不舒则叹息,肝气犯胃则嗳气。舌脉均属肝郁之象。属肾虚者,肾封藏失司,血海蓄溢失常则月经先后不定。肾阴不足则血少,肾阳不足则色淡。髓海不足则头晕耳鸣,腰府失养则腰骶酸痛。舌淡苔白脉沉弱为肾虚之象。
    治则:调补肝肾。
    处方:取任脉、足太阴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穴取关元、三阴交、肝俞。
    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又是三阴经之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功,三穴共用调理经血。
    随证选穴:肝郁气滞加太冲、期门;肾虚加太溪、水泉;腰骶痛明显加次髎。

    [其他疗法]

    1. 耳针:内生殖器、内分泌、肾、肝、脾。毫针刺,每次取2~4穴,捻转法中等刺激,每日一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也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一次。

    2. 皮肤针:脊柱两侧、下腹部、带脉区、小腿内侧、关元及阳性物反应处。中等刺激强度叩击,每日一次,7日为一疗程,每一个疗程间隔3~5日,经期暂停治疗。

    3. 穴位注射:脾俞、肾俞、三阴交、血海、肝俞、足三里、关元。用5%当归液或10%丹参液,每天注射0.5ml,每次2~3穴,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按语]

    针灸对月经不调有一定效果,一般多在经前5~7日开始治疗,连续5~7次,至下次月经来潮前再针。注意经期卫生,忌食生冷,避免精神刺激。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