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名家名著 名家名著 关注:0 内容:66

    甄权与孙思邈[图]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是在初唐盛世,医学家甄权和孙思邈双双逾百,有人考证孙思邈甚至活到了141岁,不仅在那个年代,就是在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都不能不说是奇迹。但是此处我们在这里要记述的不是他们的养生之道、长寿秘诀,而是他们对于针灸的历史功绩。

      如今人们对于甄权的名字已经十分陌生,哪怕是学习针灸专业的人,但是对于针灸的发展,他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针灸发展到唐代,已渐趋成熟,也正因此产生了甄权这样的临床大家。

      甄权,出生于南北朝时期西魏大统六年(公元540年),卒于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许州扶沟人(今河南扶沟)。甄权年幼时,因其母病而与弟弟甄立言专心学习医术,深得个中三昧,成为一代名医。

      如今人们对于甄权的名字已经十分陌生,哪怕是学习针灸专业的人,但是对于针灸的发展,他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针灸发展到唐代,已渐趋成熟,也正因此产生了甄权这样的临床大家。

      甄权,出生于南北朝时期西魏大统六年(公元540年),卒于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许州扶沟人(今河南扶沟)。甄权年幼时,因其母病而与弟弟甄立言专心学习医术,深得个中三昧,成为一代名医。

      如今人们对于甄权的名字已经十分陌生,哪怕是学习针灸专业的人,但是对于针灸的发展,他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针灸发展到唐代,已渐趋成熟,也正因此产生了甄权这样的临床大家。

      甄权,出生于南北朝时期西魏大统六年(公元540年),卒于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许州扶沟人(今河南扶沟)。甄权年幼时,因其母病而与弟弟甄立言专心学习医术,深得个中三昧,成为一代名医。

      甄权与孙思邈[图]

      甄权像

      在《旧唐书》中记载:还是隋朝的时候,鲁州刺史库狄嵚患了风痹,拉不开弓了,请了好多医生都没有治好,甄权对他说:“请您将弓箭对准草垛,扎一针就可以射箭了”,说完给他扎了一针肩髃穴,果然刺史立即就可以拉弓射箭了。

      在《千金翼方》中也有甄权治病的记载。当时深州刺史叫成绰,不知道什么原因,忽然脖子就肿了起来,喉咙也闭塞了,连水都吞不下去,已经三日了,情况十分危急。深州刺史派人来请孙思邈,恰好甄权在孙思邈家做客,于是孙思邈转而请甄权为其治疗,只见甄权拿起成绰的右手,在食指上扎了一针,大约一顿饭的功夫,喉咙就通畅了,第二天就能像平常一样吃东西了。

      这两则医案的记述,似乎神乎其神,就是在现代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恐怕也难办到,不免有人怀疑其真实性。然而,甄权的这种治疗方法得到了流传,后人沿用这种方法,又是屡试不爽,至今治疗肩周炎,肩髃依然是首选穴,治疗喉痹依然用商阳,并且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是,如果甄权仅仅只有几则流芳百世的医案,那么他还不足以跻身针灸史话的行列,他还有更重要的贡献。

      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甄权被授“少府”,与承务郎司马德逸、太医令谢季卿、太常丞甄立言等,担任修订《明堂》的重任,首开官方制作针灸图之先河。

      《明堂人形图》是一部以腧穴图为主,同时又配有文字说明的著作。对于这部《明堂人形图》的编绘,甄权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说:“余退以《甲乙》校秦承祖图,有旁庭藏会等一十九穴,按六百四十九穴,有目无名,其角孙、景风一十九穴,三部针经具存焉。然其图阙漏仍有四十九穴,上下倒错,前后易处,不合本经,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也。”可见甄权的《明堂人形图》编撰是以秦承祖所绘的针灸图为蓝本的,并用《针灸甲乙经》等著作对秦图进行了校订,发现了许多错误之处,因而甄权在纠正和补充秦图的基础上,新撰了《明堂人

      | 1 2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隐藏
      变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