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中药材与果园林木间套模式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果树和林木不仅是山地丘陵主要生长的植物,而且在平原地区随着我国绿化工程、农村林网建设等措施的施实,目前为止,果园和林木已占全国大量土地。但多数是单一生长,而且生长周期长、效益低。从立体经营角度出发,如何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和环境条件,种植一些喜湿耐阴或阴生的中药材品种呢?

      一、幼龄果林与中药材间套模式

      果树和林木一般栽种后需2~3年形成树冠,这样才能形成一定的隐蔽度,在这期间,合理地套种茎杆低矮、株型瘦小、喜阳的中药材品种,可达到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增加效益的目的。如目前正在实施的绿化工程需要大量的大规格苗木,因其生长速度慢,单一的育苗养成大规格标准需5年以上的时间,故大多数林农因多种原因,达不到标准就急待出售,价格低、效益差。针对以上实情,如培育树苗和中药材搭配间套,就能达到以药材养树苗,树药双收,以增加效益。绿化树种的选择如:国槐、法桐、绿柳、白杨、栾树、合欢等树种较好,晚秋或早春,在耕耙好的土地上,按行距2米,株距0.3米,亩栽种树苗1000棵。第1~3年,在2米宽的行距中套种中药材板蓝根、甘草、金银花、桔梗、贝母、西红花等植株较小、喜阳的品种;第3~5年,随着树苗的长大,其2米宽的行距已形成了较阴的环境条件,可种植一些喜阴的中药材如:柴胡、旱半夏、黄连、天南星、天麻、灵芝等。5年后,树苗规格:直径8~10cm,高4米以上,可出售,价30元/棵,每亩树苗可收入3万元,加上每年收获的药材,效益是相当可观的。适合此模式栽培的果林有:各地现建造的速生林网,西部开发建的林带,道路旁的绿化带,现建果园及山区、丘陵开发的林果网等。此模式最适合承包有大量土地及荒山而资金贫乏者。

      二、成龄果林与中药材的套种模式

      果园和林带已建有5年以上,行距内已形成较隐蔽的环境,透光率30%以下,为需要生长在此环境的中药材提供了天然的生存条件。如在其下秋栽或春栽天麻,生长前期,由于树叶还没有长出,天麻穴可得到充足的散射光照,提高了温度,使天麻和密环菌提前建立了营养关系,天麻得到了营养而旺盛生长。生长中期,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已不适合天麻生长时,树已形成茂密的枝叶为天麻遮阳降温,同时通过树叶的光合作用又为天麻生长环境释放了大量的氧气,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为天麻生长提供了阴凉、潮湿、氧气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生长后期,天麻逐渐进入休眠,而大量的树木落叶为天麻安全过冬提供了条件。适宜此模式套种的中药材品种有:旱半夏、黄连、三七、人参、猪苓、灵芝、西红花等。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隐藏
      变装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中药材优质的重要环节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药材经产地初加工后,剔除了杂物和药材的质劣部分,保证了药材质量,同时可防止霉烂腐败,便于贮藏和运输,从而可以提高药材在临床上的疗效。在初加工时按药材和用药的需要,进行分级和其他技术处理,有利于药材的进一步加工炮制和充分发挥其药用功效

        中草药采收后,绝大多数尚呈鲜品,因药材内部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加工处理,很容易霉烂变质,其药用的有效成分亦随之分解散失,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所以,除了少数要求鲜用或保持原状外,大部分药材必须在产地初步加工。药材经产地初加工后,剔除了杂物和药材的质劣部分,保证了药材质量,同时可防止霉烂腐败,便于贮藏和运输,从而可以提高药材在临床上的疗效。另外,在初加工时按药材和用药的需要,进行分级和其他技术处理,有利于药材的进一步加工炮制和充分发挥其药用功效。

        产地初加工的方法

        中草药种类繁多,品种规格要求不一,各地传统习惯也不相同,故加工方法各异。现将各类药材于产地进行初步加工的常用方法分述如下:

        一、根及地下茎类药材

        (一)分级 将药材的地下部分采收后,按不同大小进行分级,以便于加工,如三七、巴戟、延胡索、浙贝母、白芷等。

        (二)清洗 药用部分采收后,可于河水、塘水、山间流水或自来水洗净泥沙,除去残留枝叶、芦头和须根。亦可不水洗,让其干后泥土自行脱落或待干燥过程中再通过搓、撞除去。

        (三)刮皮 药材采收后,对于干后难以去皮的根茎,应趁鲜及时刮去外皮,然后晒干,使颜色洁白,防止变色,如山药、芍药、桔梗、丹皮、半夏等。有的药材需蒸煮才脱皮的,先将根茎洗净后入沸水中蒸煮几分钟,再捞出刮去外皮,然后漂净晒干,如明党参、珊珊等。

        (四)切片 对于质坚不易干燥的粗大根茎,应在采收后即刻洗净除去残茎和毛须,趁鲜切成薄片晒干,如丹参、大黄、玄参、葛根等。

        (五)烫 对一些肉质、含水量大的块根、鳞茎类药材,如天冬、百部等,收后宜放入沸水中烫片刻,然后再捞出晒干。通过沸水烫,可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破坏酶的活性,促进水分蒸发,利于干燥,并可增加透明度,但要注意水温和时间,以烫至半生不熟为好,过熟则软烂,,品质差,如天门冬、百部、延胡索等。

        (六)蒸 有些药材采收后要进行蒸煮,然后再晒干,如郁金、天麻、玉竹、何首乌等。

        (七)熏 对于一些粉质程度较高而需久存保色的药材,为了保护产品的色泽,在干燥前可用硫磺熏蒸,如山药、泽泻、白芷等。熏硫还可加速干燥,防止霉烂。简易的硫磺熏蒸,可在室内、熏硫柜或大缸等密闭的容器内进行。

        根及地下茎类药材除上述一般的加工方法外,有的还用其传统的加工方法,如浙贝母要将鳞茎表皮擦去,加一些石灰,吸出内部水分,才易干燥。又如玄参体积大,晒至五六成千时,须堆积几天,使其“发汗”(即“回潮”),促使内部深层水分向体表转移,以利干燥经多次反复堆晒,才能完全干透。

        二、皮类药材

        一般采收后按规格趁鲜修切成一定大小的块或片,然后直接晒干。但有些药材采后要立即刮去栓皮再晒干,如黄柏、丹皮等。还有些药材要经烫处理,如肉桂、厚朴、杜仲等应先放进沸水中稍烫后,取出叠放,让其“发汗”,待内皮层变为紫褐色时,再蒸软刮去栓皮,然后切成丝、片或卷成筒状、双卷筒状,最后晒干或烘干。

        三、全草及叶类药材

        全草和叶类药材含挥发油成分较多,采集后宜放在通风处阴干或晾干。在未完全干透之前要扎缚成捆,然后再晾至全干,以免在干燥后捆扎易碎,如大青叶、紫苏、薄荷等。有些可直接晒干,如穿心莲、金钱草等。但对一些肉质药材,如垂盆草、马齿苋等,茎叶内含水量较高,宜先用沸水烫后再干燥。

        |


        1
        2
        3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中药材引种驯化应注意的问题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随着中药材生产的发展,中药材引种驯化已越来越普遍。不同中药材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在它们长期生长过程中,逐步形成不同的生态型,因而具有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在引种驯化时必须了解被引种对象生长发育所需条件和它原产地的自然条件,这样才能在新引种地创造有利于引种对象的环境条件。中药材在引种驯化过程中通常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日照的差异 在南药北移或北药南移的引种驯化中,由于纬度的差异,生长季日照长短发生很大变化。北方纬度高,生长季日照时间较长,本属长日照植物的中药材,如红花,从北方引种到南方栽培,则无法开花结籽。我省兰溪曾发生从北方引种红花颗粒无收的事件。原产北方的板蓝根、白芷等如引种到南方栽培,日照缩短家属发育,导致早熟。这些都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2、温度的差异 南药北移或北药南移,由于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温度这个对植物生长有很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已发生变化。南药北移时,温度由高变低,常由于冬季的严寒而冻死。北药南移时,温度由凉变为酷热,常因夏天的高温而死亡。在同一纬度,高海拔的温度较低海拔的低。川芎从四川引种至广西虽然产量尚算稳定,但因夏秋高温,无法留种。

          3、土壤和空气湿度的差异 许多中药材长期适应在林下生长,要求土壤和空气具有较大的湿度,如许多姜科、天南星科植物,都要求阴湿环境,而山豆根则生长在干旱的石缝中。

          4、土壤性质的差异 土壤性质的差异有含盐量、物理性状和肥力等差异,但主要是酸碱度的差异。如山东沿海产的北沙参引种到广西南部栽培,根部发育不良或生长十分缓慢。除气候的原因外,广西南部酸性或强酸性的土壤不适于其生长。

          以上几种主要生态条件的差异,都分别给引种驯化造成困难,差异越大,难度越大。一般来讲,地理距离越近,生态条件总体差异越小。因此,在引种时应尽量避免生态条件差异太大,然后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中药材就能逐步适应新的生长环境,达到引种驯化的目的。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中药材远志的人工种植技术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导语 远志别名小草、小鸡腿、小鸡草,有祛痰安神、益智增聪的作用。远志是一种十分抗寒、抗旱的草本药材,适应范围很广,现将远志的人工种植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广大药农参考。

            远志

            一、植物学性状

            远志苗高33cm左右,根较长,圆柱形,外皮呈浅棕色。茎丛生,茎基基本木质化。叶互生,线状。总状花序,偏向一侧,小花浅蓝色。种子黑棕色,花期5–6月,果期6–7月。

            二、生长习性

            远志习惯生长在较干燥的田野、路边、山坡、草丛等地,喜凉爽气候,忌高温,耐干旱。适宜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含大量腐殖质的砂壤土上生长,潮湿或积水地不宜种植,会引起叶片变黄脱落。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根据远志的生长习性,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栽种,也可选一般农田种植。由于远志是多年生植物,翻地时必须1次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厩肥2500–3000kg,深翻25–30cm,翻地时可施入过磷酸钙50kg,然后耙平整细,作平畦。

            二、种植技术

            种子繁殖,直播。一般在整好的地块上浇足水,等水完全渗下后再播种。每667平方米播量2kg,播前用水浸种12小时,捞出后与3–5倍细沙混合,在畦面上按行距18–21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盖土。播后稍镇压,浇水。春播后约15天左右出苗,冬播后第2年春季出苗。

            三、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苗高3–5cm时,按株距3–6cm进行间苗,缺苗的地方及时补苗。

            2、松土除草。远志植株矮小,苗期生长缓慢,应注意松土除草,做到有草即拔。松土要浅,用耙子浅浅地均匀搂松地面,连续2次,保持土表疏松湿润,避免杂草掩盖植株。

            3、浇水施肥。远志性喜干燥,除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需适量浇水外,在生长后期一般不需经常浇水。在每年的冬春季以及4–5月间各追肥1次,以磷肥为主,每667平方米可施饼肥20–25kg或者过磷酸钙20kg。

            4、根外追肥。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每667平方米喷1%硫酸钾50–60kg或0.3%的磷酸二氢钾80–100kg,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喷施时间在下午5点以后为佳。喷钾肥可增强远志的抗病能力,促进根部生长和膨大,进一步提高根部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在多雨季节发生,为害根部。应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发病初期每隔6–7天喷洒50%多菌灵1000倍液2–3次。

            2、叶枯病。高温季节易发生,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是代森锰锌800–1000倍液或瑞毒霉素800倍液叶面喷洒1–2次。

            3、蚜虫。用40%的氧化乐果1500倍液喷洒,每6–7天1次,连喷2次。

            四、采收加工

            1、采收

            种子应在果实7–8月份成熟时及时收获。根第2年即可收获,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取根部。

            2、加工

            挖出根后,去掉泥土和杂质,趁水分未干时选粗大整齐的放在平板上来回搓至皮肉与木心分离,抽去木心,晒干即为远志筒。较小的根用木棒敲打使其松软,去掉木心,晒干,因皮部不成筒状,故名“远志肉”。过于细小,不能抽去木心的称为“远志根”。晒干的远志贮藏于干燥通风处。远志以筒粗、肉厚、去净木心者为佳。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中药材一般采集方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合理采收中药材对保证药材质量十分重要,现将常用中药材的一般采集原则简要介绍给大家。

              1、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一般多在果实接近成熟时或成熟时采收,如栝楼、栀子、山楂;有的在果实成熟后经霜变色时采摘,如川楝子经霜变黄,山茱萸经霜变红时采摘。有的专采未成熟的果实,如积实、青皮等。如果实成熟期不一致,可随熟随采,过早采收则其肉薄,过迟则其果肉松泡,影响质量与产量,如木瓜等。种子类药材必须在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收,如牵牛子、决明子、白芥子等。

              2、动物类中药材 因其种类不同,药用部位不同而异。一般动物及虫类药材大多在春、夏、秋三季,在其活动期中捕捉,如斑螫、蚯蚓、蟾酥、全蝎、蛇等。有的以卵鞘入药的,则在3月中旬前收集,过时则虫卵孵化成虫。以成虫入药的均应在其活动期捕捉;有翅昆虫的清晨露水未干时便于捕捉;鹿茸则应在5月中旬至7 月下旬锯取,过时就骨化为角;牛黄、马宝结石类药材应在屠宰时注意收取。两栖动物如蛤土瞑,则于秋末进入冬眠时捕捉,不可用炸药或通电捕捉,泽渔而竭、杀鸡取卵的办法应予禁止。

              3、根及根茎类药材 根为植物贮藏器官,当地上植株开始生长时,往往会消耗根中贮藏的养分,所以一般根及根茎类药材多宜在其休眠期采收,即秋季及冬季采收。例如地黄在秋末或冬季采收,此时质地坚实,干燥后粉性也足。可是到了春天,地上部位长出后,这时采收就松泡,干燥后其性状干瘪如柴,没有粉质,不能入药。但也有例外,如明党参春天来收,太子参则在夏天采收较好,延胡索(元胡)是早春植物,则应在立夏后地上植株部分枯萎前采挖。

              4叶类及全草类药材 应在中草药地上部分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将开放时,亦或在花盛开,果实尚未成熟时采收,如艾叶,紫苏叶均在开花前采收。少数叶类药材秋冬时采收,如桑叶即如此。全草类的青蒿、薄荷均在茎叶旺盛生长时采收。益母草、荆芥、香需等在开花时采收。全草类一般割取地上部分,少数连根挖起,全株药用,如蒲公荚、细辛等。

              5、花类药材 一般宜在花含苞待放时采收,不宜在花完全盘开时采收,更不可在花衰败欲落时采收。因为后两种情况不仅影响药材性状、颜色、气味,更重要的是药效成分的含量也会显著减少。如金银花、辛夷花、丁香、槐花米等都应在花含苞待放时采收。红花、洋金花等均宜在花刚开放时采收。菊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对花期较长,花朵陆续开放的植物,应分批采摘以保证药材质量。个别如松花粉、蒲黄更要掌握采集花粉时间,否则自然脱落,影响产量。

              6、茎木类药材 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如关水通、大血藤、忍冬藤、首乌藤等。有些木类药材全年可采,如苏木、降香、沉香等。

              7、皮类药材 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与木部容易剥离,伤口较易愈合,如黄柏、厚朴、秦皮。少数皮类药材于秋冬两季采取,如川楝皮、肉桂等,此时皮中有效成分较高。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中药材与农作物间套种植好处多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农作物和中药材的间作套种,是新时期科学种田的一种体现,能有效地解决粮、药间的争地矛盾,充分利用土地、光能、空气、水肥和热量等自然资源,发挥边际效应和植物间的互利作用,以达到粮、药双丰收的目的。

                一、作物余零地边间套模式

                一块田地间,可耕面积约为70%,而田间地头,沟渠路坝约占30%,山区、丘陵所占比例更大。利用这些闲置地种植一些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的中药材品种,即有效利用了土地,增加了效益,又减少了水分和养分的蒸发,控制了因杂草丛生而给农作物带来的病虫害。如耐涝、耐旱,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的中药材金银花,甘草,草决明,急性子,苍术,五味子,木瓜,王不留,玉竹,黄芪,红花,龙胆,地黄等。

                二、高杆和矮杆间套模式

                高杆农作物与矮生的中药材合理搭配,利用立体复合群体,发挥垂直分布空间,增加复种指数,遵循前熟为后熟,后熟为全年的原则,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从而大幅度增加了经济效益,如 板蓝根—玉米—-柴胡,一年三种两收种植模式,早春在耕细耙匀的土地上做成宽1.5米,两边留排水沟的高畦,3–4月在高畦上种植板蓝根,5-6月于排水沟内按株距60厘米,播玉米,每株留苗2棵,常规管理.8月待玉米完成营养生长时,板蓝根就可刨收,接茬播种柴胡,这时玉米的遮阴能够为柴胡的萌发提供良好的条件,15-20天柴胡可出齐苗,9-10月份,玉米收获后,柴胡民可茁壮生长.适合此模式套种的农作物品种有:玉米,高粱,甘蔗,棉花,等茎杆高大,能提供隐蔽环境的农作物种类.搭配种植的中药材品种有生长期短,耐阴的板蓝根,白芷,桔梗,川芎,白术,丹参,射干,柴胡,半夏,太子参,黄连,草珊瑚,草果等.

                三、深根系与浅根系性间套模式

                根据植物品种的特性和营养,合理地组合成具有多层次地利用土地,光能,空气和热量等资源的群体,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如在西瓜地里套种草决明,白术等,因西瓜根系浅,不能吸收利用土层深处的营养而生长,但需氺,肥量大,必须人为的增施水肥等营养物质,但其吸收率低,而套种的草决明,白术等,因其吸收利用了表层多余地营养而减少了养分流失,并且吸收深处养分满足生长需要.适合此模式的农作物品种有:冬瓜,南瓜,红薯,马铃薯,大豆等.搭配种植的中药材有;甘草,金银花,黄芪,桔梗,白术,白芷,红花,山药,木瓜,知母,生姜,西红花等。

                四、中药材种植还有其他模式

                隔畦间套,隔行间套,埂畦间套和混作等,无论采用任何模式,都应该注意株型庞大与瘦小,宽叶和窄叶,平行和直立,生长期长短的合理搭配,注意各种植物与光,温度,水分和营养条件的关系,注意中药材品种的地道性。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中药材与农作物间套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一、农作物地边间套模式 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的中药材如金银花,可在地边、路沿、渠旁,按株距80厘米挖穴,每穴内沿四周栽苗6棵、每亩地的地边约可栽60穴,每穴年产商品金银花0.5公斤。适宜在农作物地边种植的中药材:甘草、草决明、苍术、五味子、木瓜、王不留行、玉竹、黄芪、红花、龙胆、大黄等。

                  二、高秆与矮杆间套模式 板蓝根——玉米——柴胡,可采取一年三种两收的种植模式。春季在耕细耙匀的土地上做成宽1.5米、两边留排水沟的高畦,3~4月在高畦上播种板蓝根;5~6月在排水沟内按株距60厘米点播玉米,每穴留苗2棵,按常规管理;8月待玉米完成营养生长时板蓝根就可刨收,接茬播种柴胡,这时由于玉米的遮阳,为柴胡的萌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5~20天后柴胡就可出齐苗;9~10月,玉米收获后,柴胡就可茁壮生长。适合此间套模式的农作物:玉米、高粱、甘蔗、棉花等茎秆高大、能提供荫蔽环境的农作物。搭配种植的中药材有生长时间较短、耐阴的板蓝根、白芷、桔梗、川芎、白术、丹参、射干、薏苡仁、柴胡、半夏、太子参、黄连、草珊瑚等。

                  三、深根系与浅根系间套模式 可在西瓜地里套种草决明、白术等。由于西瓜根系浅,不能吸收利用较深土层的营养,但需水、肥量又大,必须人为地增施水肥等营养物质,但其吸收率低。而套种在瓜田内的中药材草决明、白术等,不仅能吸收利用表层多余的营养而减少养分流失,而且能吸收较深土层的养分来满足自己生长的需要。适合此间套模式的农作物:冬瓜、南瓜、红薯、马铃薯、大豆等,搭配种植的中药材:甘草、金银花、黄芪、桔梗、白术、白芷、红花、山药、薏苡仁、木瓜、知母、生姜、西红花等。

                  中药材与农作物的间套模式还有隔畦间套、隔行间套、畦中间套、埂畦间套和混作等,无论采用何种间套模式,都应注意株形庞大与瘦小、宽叶与窄叶、平行叶与直立叶、生长期长与短等的合理搭配,注意各种植物与光、温度、水分和其他营养条件的关系,注意中药材品种的道地性。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中药种贮 中药种贮 关注:0 内容:3332

                  中药材与农作物间套模式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农作物和中药材的间作套种,是新时期科学种田的一种体现,能有效地解决粮、药间的争地矛盾,充分利用土地、光能、空气、水肥和热量等自然资源,发挥边际效应和植物间的互利作用,以达到粮、药双丰收的目的。

                    一、 农作物余零地边间套模式。一块田地间,可耕面积约为70%,而田间地头、沟渠路坝约占30%,山区、丘陵所占比例更大。利用这些闲置余地种植一些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的中药材品种,既有效地利用了土地,增加了相当可观的效益,同时,减少了水分和养分的蒸发,控制了因杂草生长而给农作物带来的病虫危害。如耐涝、耐旱,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的中药材金银花,在地边、路沿、渠旁,按株距80cm挖穴,每穴内沿四周栽花苗6棵,每亩地的余零地边约可栽60穴,每穴年单产商品花0.5kg。市场价格30元每公斤,每穴年效益15元。适宜余零地边种植的药材品种有:甘草、草决明、急性子、苍术、五味子、木瓜、王不留行、玉竹、黄芪、红花、龙胆、大黄等。

                    二、 高杆与矮杆间套模式。高杆的农作物与矮生的药材合理搭配,利用立体复合群体,发挥垂直分布空间,增加复种指数,遵循前熟为后熟,后熟为全年的原则,提高了光能与土地的利用率,从而大幅度增加了经济效益。如板蓝根——玉米——柴胡,一年三种两收种植模式,早春在耕细耙匀的土地上作成宽1.5m,两边留排水沟的高畦,3~4月在高畦上播种板蓝根,5~6月于排水沟内按株距60cm,点播玉米,每株留苗2棵,常规管理;8月待玉米完成营养生长时板蓝根就可刨收,接茬播种柴胡,这时玉米的遮阴能够为柴胡的萌发提供良好的条件,15~20天柴胡就可出齐苗,9~10月份,玉米收获后,柴胡苗就可茁壮生长。适合此模式套种的农作物品种有:玉米、高粱、甘蔗、棉花等茎杆高大、能提供阴蔽环境的农作物种类。搭配种植的药材品种有生长时间较短、耐阴的板蓝根、白芷、桔梗、川芎、白术、丹参、射干、薏苡仁、柴胡、半夏、太子参、黄连、草珊瑚、草果等。

                    三、 深根系与浅根系间套模式。根据植物品种的特性和营养,合理地组合成具有多层次地利用土地、光能、空气和热量等资源的群体,使之加大垂直利用层的厚度,使投入尽可能多的转化为经济产品,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如在西瓜地里套种草决明、白术等。由于西瓜根系浅,不能吸收利用土层较深的营养而生长,但需水、肥量又大,必须人为地增施水肥等营养物质,但其吸收率低。而套种在内的中药材草决明、白术等,因其吸收利用了表层多余的营养而减少了养分流失,而且能吸收土层较深的养分来满足自己生长的需要。适合此模式的农作物品种有:冬瓜、南瓜、红薯、马铃薯、大豆等,搭配种植的中药材品种有:甘草、金银花、黄芪、桔梗、白术、白芷、红花、山药、薏苡仁、木瓜、知母、生姜、西红花。

                    中药材与农作物的间套方法还有:隔畦间套、隔行间套、畦中间套、埂畦间套和混作等,无论采用任何间套方式,都应注意株形庞大与瘦小、宽叶与窄叶、平行与直立叶、生长期长或短等的合理搭配,注意各种植物与光、温度、水分和其它营养条件的关系,注意中药材品种的道地性。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