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切诊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气、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对脉象的影响以气的作用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气属阳主动,血液的运行全赖于气的推动,脉的"壅遏营气"则有赖于气的固摄,心搏的强弱和节律亦赖气的调节。具体地说,是宗气的"贯心脉而行血气"的作用。宗气聚于胸中,虚里(左乳下心尖部...
一起好创
1年前
0
73
中医切诊
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脉象的形成不仅与心、脉、气、血有关,同时与整体脏腑功能活动的关系亦很密切。 与肺的关系:肺主气,司呼吸。肺对脉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肺与心,以及气与血的功能联系上。由于气对血有运行、统藏、调摄等作用,所以,肺的呼吸运动是主宰脉动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呼吸平缓则脉象徐和;...
一起好创
1年前
0
59
中医切诊
脉诊的临床意义
脉象的形成,既然和脏腑气血关系十分密切,那么,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故通过诊察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与推断疾病的预后。 1、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从病位的浅深来说,不在表便在里,而脉象的浮沉,常足以反映...
一起好创
1年前
0
62
中医切诊
脉诊方法和注意事项
1、时间:诊脉的时间最好是清晨,《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经络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因为清晨时间病人不受饮食、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体内外环境都比较安静,气血经脉处于少受干扰的状态,故容易鉴别病脉。...
一起好创
1年前
0
49
中医切诊
脉象要素及图述
脉象是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或称为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辨识主要依靠手指的感觉,因此,学习诊脉要多练指感。通过反复操练,细心体察,可以对脉搏的部位、至数、力量和形态等方面,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指感。同时亦必须加强理性认识,只有从理论上掌握各种脉象的要素,再结合切脉的经...
一起好创
1年前
0
63
中医切诊
如何正确应用脉诊
脉诊是一种简便而细致的诊断方法,要想摸得准确,除掌握各种脉象特点,反复实践,认真分辨外,还要采用正确的诊脉方法。
诊脉时,要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宜向前或略左右伸展平放,并注意使手臂位置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直腕仰掌,以使血流畅通,不致影响真实脉象。
对成年人诊脉,应...
一起好创
1年前
0
30
中医切诊
中医切诊之触诊
触诊是医生用于对病人肌肤、四肢、胸腹等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分辨其温、凉、润、燥、软、硬、肿胀、包块及病人对按压的反应,如疼痛、喜按、柜按等,以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1.皮肤触诊:辨别温凉润燥及肿胀等。
皮肤的温凉,一般可以反映体温的高低,但需注意热邪内闭时胸腹灼热而...
一起好创
1年前
0
0
中医切诊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诊脉时内外环境要安静,病人正坐或仰卧,手臂与心脏近同一水平。
2.医生布指时先用中指确定关脉部位,然后食指在寸脉部位,无名指在尺脉部位。
3.力度要有举按寻的变化,举为轻取,按为重取,不轻不重为寻。
4.诊脉时医生呼吸要自然均匀,以医生正常一呼一吸的时间计算病人脉搏...
一起好创
1年前
0
51
中医切诊
中医切诊的诊脉部位
切诊最常见的为切脉,甚至成为中医的特征形象,中医认为全身血管四通八达,密布全身,在心肺作用下循环周身,只要人体任何地方发生病变,就会影响气血的变化而从脉上显示出来,中医通过诊脉也可以了解全身气血的情况,清朝江笔华有诊脉歌:“病人双腕,高骨定为关,寸脉量虎口,尺脉准臂弯,...
一起好创
1年前
0
0
中医切诊
滑脉真的是怀孕了吗
看电视时,古时候的郎中总是打打脉,然后抚须告诉姑娘:你有喜了!
现在就算看中医妇科,也仍要验HCG、B超什么的,才能确定。
那么,古代郎中把脉是至少妊娠多少天才摸得出来呢?
妊娠以后,出现“滑脉”,即往来流利,如盘中走珠。一般在停经后的四十五天左右即可出现。妊娠可出现滑...
一起好创
1年前
0
52
中医切诊
何为脉体脉率脉形脉幅?
脉象要素分解
脉象,是由脉位、脉体、脉力、脉率、脉律、脉幅、脉形七个基本要素所组成。由于这七个要素的变动,因而演变出纷纭繁杂的诸多脉象。若每种脉象,都能从七要素入手,加以分解,并弄清影响这些要素变化的原因、机理,则有助于对各种脉象的掌握、理解和融汇贯通,不致有如坠五里云...
一起好创
1年前
0
87
中医切诊
脉诊的分类、方法与注意
分类
1.遍诊法:
头、手、足三部,每一部各有天、人、地三候,合为三部九候。因为应用不便,后世不多用。
2.三部诊法:
即颈部以人迎,双上肢的寸口和双足背的趺阳三脉,分候胃气与十二经之气。亦有加诊太溪以候肾气。
3.寸口诊法:
即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由于寸关尺配属脏腑历...
一起好创
1年前
0
51
中医切诊
脉象之浮、沉、滑、数
浮脉
脉搏呈现部位浅。轻取即得,重按反觉稍减。此脉多属外感表证,表明病位在表,浮紧为表寒,浮数为表热,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常见于伤风、感冒及多种传染病的初期。但也有久病体虚或阴虚阳无所依,浮阳外越而呈现浮而无力的虚脉。
沉脉(附伏脉)
脉搏显现部位深。轻取不...
一起好创
1年前
0
61
中医切诊
脉象之滑、涩、玄、紧
滑脉
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多属邪盛,痰食内滞。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涩脉
脉来涩滞不畅,如刀刮竹,多属精亏、血少、气滞、血瘀,常见于贫血、失血、产后及血瘀等...
一起好创
1年前
0
70
中医切诊
脉象之缓、洪、细、促、结、代
缓脉
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洪脉(附大脉)
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主热证,阳热亢盛。常见于高热病人。
大脉:脉形大而无来盛去衰...
一起好创
1年前
0
70
中医切诊
察颜切脉先辨阴阳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颜切脉,先辨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这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
一起好创
1年前
0
54
中医切诊
正常脉象是指什么
正常的脉象,亦名常脉,又称平脉或缓脉。常脉脉象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律均匀,一息(一呼一吸)脉搏四或五至,每分钟约60~90至,且应指有力。中医认为常脉一般都有胃气(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脉至数来去清楚,无三五不调,亦不过快或过慢)、有根(尺脉...
一起好创
1年前
0
6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