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脐疗临床 脐疗临床 关注:0 内容:232

    子宫脱垂脐疗方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1方

    【药物】蓖麻仁10克。

    【制法】醋炒研细,以等量热饭捣和成饼状。

    【用法】敷脐部,布带固定,每日敷1次,以子宫复位,疗效巩固为度。用于子宫脱垂。

    【出处】湘潭《妇科病防治方案》、《中医外治法》。

    2方

    【药物】五倍子10克。

    【制法】焙干研细,掺黑膏药中。

    【用法】贴脐。用于子宫脱垂。

    【出处】《中医外治法》。

    3方

    【药物】何首乌(研末)30克,雄鸡(重500克以下)1只。

    【制法】将鸡宰后去毛及肠杂,以白布裹何首乌末,纳鸡腹内,放于锅内蒸至鸡肉离骨,取出何首乌末,加盐、油、姜、酒调味,将汤及鸡肉一次食完,若吃不完,可分两次食,留存整个鸡骨,和何首乌末捣至鸡骨不刺肉为度。

    【用法】敷肚脐上,用带包裹,敷药后臀部肌肉有牵引感,子宫自能收缩。用于正产用力过度,子宫脱出在产后半个月以内无其他合并症者。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4方

    【药物】蓖麻仁45克,雄黄4.5克。

    【制法】共捣烂成膏。

    【用法】一半贴百会穴上,另一半贴脐中神阙穴上,以纱布包裹,连用2~3日。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5方

    【药物】蓖麻仁30克,胡椒3克。

    【制法】共为细末,米醋浸湿,炒热,布包。

    【用法】包熨脐部,1周后除去。用于子宫脱垂。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6方

    【药物】蓖麻仁30克,麝香0.1克。

    【制法】捣烂。

    【用法】敷贴神阙穴,收上后即去药。用于子宫脱垂。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7方

    【药物】尖叶铁扫帚30克,半边莲30克,蓖麻子15克,蜗牛1~3枚。

    【制法】共捣烂。

    【用法】敷胸部与脐。用于子宫脱垂。

    【出处】《广西药物志》。

    8方

    【药物】红蓖麻叶250克,硫黄粉6克,五倍子30克,生油少许。

    【制法】将前2味药共捣烂,煨暖,先将五倍子用水煎,洗净患处,用药棉拭净,再用少许生油涂阴挺部。

    【用法】将上药分别敷于百会穴及肚脐,令患者躺下,头低脚高,待子宫收缩后,迅速将药除去。用于子宫脱垂。

    【出处】《常见病民间传统外治法》。

    【备注】愈后仍须服用补中益气汤,以巩固疗效。

    9方

    【药物】杜仲30克,枳壳30克,蓖麻子30克。

    【制法】共研为末,醋调糊状。

    【用法】取适量敷脐部,每日1换,连用5~7天。用于肾虚失固、胞宫失系所致的子宫脱垂。

    【出处】《生活百事通》。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百病拔罐 百病拔罐 关注:0 内容:117

    子宫脱垂的拔罐疗法[图]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滑至阴道外口,甚至全部脱出阴道外的一种妇科疾病。此病多因产育过多,产道及附近组织过度松弛;或在分娩过程中,宫颈及子宫内的韧带损伤;或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及时恢复正常所引起。临床症状为:下腹、阴道、会阴部有下坠感,伴有腰背酸痛,自觉有物从阴道脱出,行走、劳作、咳嗽、排便、下蹲时更加明显,且经常反复发作。发作期常有阴道局部糜烂、分泌物增多、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等。一般分为气虚、肾虚2型。

    一、气虚

    (一)症状

    子宫下移或脱出阴道口外,劳累则加剧,小腹有下坠感,精神差,乏力,不想说话,面色差,小便次数多,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百会、脾俞、胃俞、子宫、三阴交。

    (2)定位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见图2-8-2)。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0-3]。

    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个椎体,即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0-3]。

    子宫: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见图5-6-1)。

    子宫脱垂的拔罐疗法[图]

    图 5-6-1 子宫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为取穴部位,见图5-4-3)。

    (3)拔罐方法 灸罐法。先用艾条点燃温灸各穴15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及人体感觉舒适为宜,之后吸拔火罐(除百会外),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 百会、气海、关元、足三里。

    (2)定位 百会:见前。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见图2-7-5)。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见图2-7-5)。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20一4)。

    (3)拔罐方法 灸罐法。先用艾条点燃温灸各穴15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及人体感觉舒适为宜,之后吸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肾虚

    (一)症状

    子宫下移或脱出阴道口外,有腰酸下坠感,小便次数多,夜间睡眠汗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百会、肾俞、命门、关元、子宫。

    (2)定位 百会:见前。

    | 1 2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百病刮痧 百病刮痧 关注:0 内容:130

    子宫脱垂的刮痧疗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渡劫
    官方

    技术一

    取穴:百会、脾俞、肾俞、维道、气海、关元、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操作规程:刮百会;刮脾俞、肾俞、维道;点揉气海、关元;刮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